“春山和雪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山和雪靜”全詩
緣切倚門戀,倍添為客愁。
春山和雪靜,寒水帶冰流。
別后期君處,靈源紫閣秋。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洛中逢盧郢石歸覲》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中逢盧郢石歸覲
昔人有云洛中逢,盧郢石歸覲。
不堪俱失意,相送出東周。
緣切倚門戀,倍添為客愁。
春山和雪靜,寒水帶冰流。
別后期君處,靈源紫閣秋。
譯文:
古人有云洛中會面,盧郢石歸覲。
不堪遭遇都感到失意,離別在東周相送。
我因緣份依門戀慕,倍加增添作為客人的愁苦。
春天的山巒與雪相和諧而寂靜,寒冷的水帶著結冰的流動。
和你分別之后,等你去的地方,靈源紫閣,正是秋天。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講述主人公與盧郢石相遇并分別的故事,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相思之情。主人公因為遭遇而感到失意,他們在東周分別,心中倍感愁苦。描寫了春山雪景的靜謐與寒冷的水流,增加了離別的凄涼氣氛。詩的最后,作者表達了希望在靈源紫閣秋天與盧郢石再次相遇的渴望。
賞析:
《洛中逢盧郢石歸覲》是唐代趙嘏的一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相思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增加情感的表達力。詩的結構簡潔明快,字里行間透露出離別時的難過和期盼。整首詩雖然沒有奇特的押韻和修辭手法,但通過真實的情感和含蓄的表達,打動了讀者的心靈。
“春山和雪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zhōng féng lú yǐng shí guī jìn
洛中逢盧郢石歸覲
bù kān jù shī yì, xiāng sòng chū dōng zhōu.
不堪俱失意,相送出東周。
yuán qiè yǐ mén liàn, bèi tiān wèi kè chóu.
緣切倚門戀,倍添為客愁。
chūn shān hé xuě jìng, hán shuǐ dài bīng liú.
春山和雪靜,寒水帶冰流。
bié hòu qī jūn chù, líng yuán zǐ gé qiū.
別后期君處,靈源紫閣秋。
“春山和雪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