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白云迷駐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處處白云迷駐馬”全詩
園林手植自含綠,霄漢眼看當去程。
處處白云迷駐馬,家家紅樹近流鶯。
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聲。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李侍御歸山同宿華嚴寺》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侍御歸山同宿華嚴寺
家有青山近玉京,
風流柱史早知名。
園林手植自含綠,
霄漢眼看當去程。
處處白云迷駐馬,
家家紅樹近流鶯。
相逢一宿最高寺,
夜夜翠微泉落聲。
詩詞的中文譯文:
家庭居住在靠近玉京的青山上,
史官早已聞名于風流士子中。
自己親手種植的園林植被蔥郁,
眼前可以看到通往蒼穹星宿的道路。
四處飄蕩的白云把行人迷住,
每家每戶都有紅樹和婉轉的流鶯。
相逢的人們一同在最高的寺廟中過宿,
夜晚時翠微泉水悠然落下,發出悅耳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趙嘏寫給李侍御的一首送別詩。詩中以青山、玉京、風流柱史、園林、白云、紅樹、流鶯、最高寺、翠微泉等意象,描繪了李侍御歸山的情景。詩人通過描述李侍御歸山的家庭環境和周圍景色,表達了對李侍御的贊賞和告別之情。
首先,詩人提到李侍御家庭居住在靠近玉京的青山上,突出了李侍御的高雅與知名。風流柱史早知名,說明李侍御早已在文學界有了聲望。
接著,詩人描繪了李侍御家庭中園林景色的美麗與自然景觀的吸引力。園林手植自含綠,這里表達了李侍御對園林的熱愛與用心。霄漢眼看當去程,意味著李侍御即將離開人世,通往蒼穹星宿的歸途即將開始。
詩的后半部分刻畫了歸山途中的景色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處處白云迷駐馬,表現了山野中白云飄渺的美景。家家紅樹近流鶯,描繪了家家戶戶紅葉和流鶯的動人景象。
最后,詩人描述了李侍御與他人在最高的寺廟中過夜的情景。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聲,表達了人們相聚在高寺中共度一夜,夜晚有翠微泉水的悅耳聲音作伴,寓意著詩人與李侍御離別的憂傷與惜別之情。
整首詩以景物寫人、以人寄意,表達了對李侍御的贊賞、告別之情和對歸山歸隱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大自然的美景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山水隱士生活的向往。詩情深沉,意境優美,既揭示了作者內心的離愁,又表達了對歸山生活的向往和贊美。
“處處白云迷駐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shì yù guī shān tóng sù huá yán sì
李侍御歸山同宿華嚴寺
jiā yǒu qīng shān jìn yù jīng, fēng liú zhù shǐ zǎo zhī míng.
家有青山近玉京,風流柱史早知名。
yuán lín shǒu zhí zì hán lǜ,
園林手植自含綠,
xiāo hàn yǎn kàn dāng qù chéng.
霄漢眼看當去程。
chǔ chù bái yún mí zhù mǎ, jiā jiā hóng shù jìn liú yīng.
處處白云迷駐馬,家家紅樹近流鶯。
xiāng féng yī xiǔ zuì gāo sì, yè yè cuì wēi quán luò shēng.
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聲。
“處處白云迷駐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