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筵似水隔秋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華筵似水隔秋期”全詩
一從詔下人皆羨,豈料恩衰不自知。
高闕如天縈曉夢,華筵似水隔秋期。
坐來情態猶無限,更向樓前舞柘枝。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代人贈杜牧侍御(宣州會中)》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人贈杜牧侍御(宣州會中)
郎作東臺御史時,
妾長西望斂雙眉。
一從詔下人皆羨,
豈料恩衰不自知。
高闕如天縈曉夢,
華筵似水隔秋期。
坐來情態猶無限,
更向樓前舞柘枝。
中文譯文:
替某人送給侍御杜牧(宣州會中)
當您作為東臺御史,貴為郎官的時候,
我(妾)長久地向西望著,收起了愁眉。
自從您從皇上那里得到了詔書,眾人都稱贊您,
可誰料到您生活的寵愛已經減退了卻不自知。
高樓宛如天空,纏繞著黎明夢幻。
華麗宴席宛如流水,遙隔著我們秋天的相會時光。
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對您的情懷依然無限深厚,
更向著樓前,翩翩起舞著柘枝。
詩意:
這首詩是趙嘏代替某人送給杜牧(當時擔任東臺御史)的一首詩。詩中,他以直接的口吻表達了他對杜牧的思念和對他在官場上的辛酸經歷的同情。
詩人描繪了杜牧曾經的輝煌時期,他被任命為東臺御史,被眾人稱贊與羨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杜牧的影響力和地位逐漸衰退,而他自己卻對此毫無察覺。詩人的心情也由此愈發凄涼。
趙嘏用敘述的方式描繪了杜牧的境遇和情感,通過描繪高樓和華麗宴席,揭示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和隔閡。杜牧曾經享受的榮譽和地位已經成為過去,而此時的他與趙嘏之間的情感卻依然深厚。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趙嘏對杜牧的思念和對他在官場上的遭遇的同情。詩中使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將杜牧曾經的輝煌和現在的凄涼做了對比。高樓、華麗宴席、舞柘枝等形象的運用,使整首詩更加生動和抒情。從整首詩的情感和意境來看,趙嘏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友誼的深厚感情,同時也暗示了人世間的變幻無常和峰回路轉的現實。
“華筵似水隔秋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rén zèng dù mù shì yù xuān zhōu huì zhōng
代人贈杜牧侍御(宣州會中)
láng zuò dōng tái yù shǐ shí, qiè zhǎng xī wàng liǎn shuāng méi.
郎作東臺御史時,妾長西望斂雙眉。
yī cóng zhào xià rén jiē xiàn,
一從詔下人皆羨,
qǐ liào ēn shuāi bù zì zhī.
豈料恩衰不自知。
gāo quē rú tiān yíng xiǎo mèng, huá yán shì shuǐ gé qiū qī.
高闕如天縈曉夢,華筵似水隔秋期。
zuò lái qíng tài yóu wú xiàn, gèng xiàng lóu qián wǔ zhè zhī.
坐來情態猶無限,更向樓前舞柘枝。
“華筵似水隔秋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