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逢秋正高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宋玉逢秋正高臥”全詩
宋玉逢秋正高臥,一篇吟盡奈情何。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寄裴瀾》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裴瀾》是唐代趙嘏所作,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綺云初墮亭亭月,
玲瓏的云朵剛剛遮住了明亮的月亮,
The delicate clouds have just obscured the bright moon,
錦席惟橫滟滟波。
錦繡的席子鋪在滟滟流動的波浪上。
And the embroidered mat is spread on the rippling waves.
宋玉逢秋正高臥,
正是秋天,宋玉正在高高躺臥,
In autumn, Song Yu lies high,
一篇吟盡奈情何。
吟詩一篇卻無法傾訴心情。
But even after reciting a whole poem, he still struggles to express his emotions.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明亮的月亮被云朵遮住,絢麗的席子鋪在波浪上。而宋玉卻無法通過吟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賞析:這首詩以景寫情,以寫景的手法來表達內心的情感。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宋玉無法傾訴情感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寥寥數語,卻能引起讀者對于情感表達的思考和共鳴。詩人使用了形容詞和動詞來描繪細膩的畫面,讓讀者在想象中感受到了月亮被云朵遮住和席子在波浪上飄蕩的感覺。同時,通過宋玉的形象塑造,反映出了作者自己的內心狀態和情感掙扎。整首詩情感真實,意象鮮明,值得品味和欣賞。
“宋玉逢秋正高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péi lán
寄裴瀾
qǐ yún chū duò tíng tíng yuè, jǐn xí wéi héng yàn yàn bō.
綺云初墮亭亭月,錦席惟橫滟滟波。
sòng yù féng qiū zhèng gāo wò, yī piān yín jǐn nài qíng hé.
宋玉逢秋正高臥,一篇吟盡奈情何。
“宋玉逢秋正高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