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愁生曉聽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枕上愁生曉聽中”全詩
應裊綠窗殘夢斷,杏園零落滿枝風。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春日書懷》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書懷
暖鶯春日舌難窮,
枕上愁生曉聽中。
應裊綠窗殘夢斷,
杏園零落滿枝風。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日的思緒
春天來臨,溫暖的黃鶯啁啾不盡,
臥在床上的時候,憂愁在黎明時聽到。
仿佛在綠色的窗欞上,破碎了殘夢,
杏花園里掉落滿地的花瓣在風中飄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情景,詩人通過描述黃鶯的歡唱、床上的愁思以及杏花園的景色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春天的到來使得大自然四季輪回的規律得以呈現,然而詩人卻難以言喻令人愉悅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愁思和不安。從詩中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于春天的矛盾情感,既有對于生機勃勃的景色的欣賞,又有內心的憂愁不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春天的景象,通過對黃鶯、床上的愁思和杏花園的細膩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紛亂與矛盾。詩人以春天為背景,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以及人們在繁華背后所感受到的孤獨和不安。整首詩以簡潔的形式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使得詩意更加鮮明,加強了詩中的意境和抒情效果。這首詩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使人不禁被詩中的景象和情感所吸引。
“枕上愁生曉聽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shū huái
春日書懷
nuǎn yīng chūn rì shé nán qióng, zhěn shàng chóu shēng xiǎo tīng zhōng.
暖鶯春日舌難窮,枕上愁生曉聽中。
yīng niǎo lǜ chuāng cán mèng duàn, xìng yuán líng luò mǎn zhī fēng.
應裊綠窗殘夢斷,杏園零落滿枝風。
“枕上愁生曉聽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