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春來更惆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說春來更惆悵”全詩
聞說春來更惆悵,百花深處一僧歸。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靈巖寺》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在館娃宮附近有一個千年古寺,寺廟四周環繞著廣袤的水域和飄蕩的云彩,但游客稀少。聽說春天來了,更加讓人感到寂寞,只有一個僧人歸來了,他藏身在百花深處。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孤獨的景象。靈巖寺的存在已有千年之久,但卻少有人前來參觀。詩人提到了水闊和云多,這些景象本應賦予這座寺廟以壯麗和燦爛的氣氛,然而現實卻是游客稀少。作者隨之提到春天的到來,本應是百花盛開的時節,但反而更加讓人感到孤寂和凄涼。最后,唯一回來的僧人在百花深處靜靜歸來,似乎也暗示了一種唯有超脫塵世,尋找內心安寧的生活方式。
這首詩通過對靈巖寺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繁忙和浮躁的煩惱和不滿。它呈現出一種雖然有美麗景色和歷史底蘊,但卻孤寂而凄涼的場景。通過對春天的描繪,詩人更加強調了這種寂靜和凄涼的感覺。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形象,透過寺廟和僧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感悟。
“聞說春來更惆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yán sì
靈巖寺
guǎn wá gōng bàn qiān nián sì, shuǐ kuò yún duō kè dào xī.
館娃宮伴千年寺,水闊云多客到稀。
wén shuō chūn lái gèng chóu chàng, bǎi huā shēn chù yī sēng guī.
聞說春來更惆悵,百花深處一僧歸。
“聞說春來更惆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