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秋寺屬閑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山秋寺屬閑人”全詩
溪頭盡日看紅葉,卻笑高僧衣有塵。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題僧壁》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僧壁》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望見郊外稀疏林木被露水點點灑滿,藍天下遠處的山上有一座安靜的寺廟,寺廟里的僧人可享受寧靜閑散的生活,而溪邊的紅葉在陽光下綻放著。僧人卻因為長時間修行而塵衣不潔,引起了作者的輕松笑聲。
詩中以淡淡的清早望見露水灑滿林間,及遠處的靜謐寺廟和閑散生活的僧人等景物,抒發了作者對寧靜閑散生活的羨慕之情。此外,比較幽默的是詩中的反襯手法,將僧人衣上的灰塵與寺廟安寧的氛圍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瑣事的不屑與戲謔之情。
中文譯文:
清晨眺望疏林露水點,碧山秋天寺廟安閑。溪邊終日看紅葉,卻笑高僧衣有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朝露、林木、山和僧人等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自在的生活狀態的憧憬和向往。作者通過描繪 nature 的美麗和僧人的閑散生活,與塵世凡俗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了作者的遣世豁達和對修行生活的向往。
此外,詩中的幽默元素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作者通過將僧人衣上的塵土與僧人生活的寧靜對比,以輕松詼諧的口吻表達了對僧人的不屑和嘲笑之情。
綜上所述,《題僧壁》是一首描寫自然景物和修行生活的詩,通過對景物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清閑寧靜生活的向往,并以幽默的手法對世俗瑣事進行調侃。
“碧山秋寺屬閑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ēng bì
題僧壁
xiǎo wàng shū lín lù mǎn jīn, bì shān qiū sì shǔ xián rén.
曉望疏林露滿巾,碧山秋寺屬閑人。
xī tóu jǐn rì kàn hóng yè, què xiào gāo sēng yī yǒu chén.
溪頭盡日看紅葉,卻笑高僧衣有塵。
“碧山秋寺屬閑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