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草木正蕭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天草木正蕭疏”全詩
筵上芳樽今日酒,篋中黃卷古人書。
辭鄉且伴銜蘆雁,入海終為戴角魚。
長短九霄飛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虛。
分類:
作者簡介(盧肇)

盧肇(818(戊戌年)—882)字子發,江西宜春文標鄉(現屬分宜)人,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狀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過刺史。所到之處頗有文名,官譽亦佳,又因他作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門生,入仕后并未介入當時的“牛李黨爭”,故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別宜春赴舉》盧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宜春赴舉》是唐代盧肇創作的一首詩。該詩以秋天草木蕭疏為背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未來的憧憬。
詩中描述了秋天的景象,草木凋零,蕭疏寥落。詩人望向西邊的秦關,與舊居作別。筵上的芳酒、篋中的古文書,都成了今日的飯菜和娛樂,表明現實的追求和生活的瑣碎。
離鄉時,詩人選擇了帶上扁舟和帶蘆的雁,寓意著和親人的情感聯結。然而,最終入海的魚總是會長出角,也象征著不論起初有多個性,到最后往往都會成為自己內心的真實。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大志的抱負,他的雄心壯志直上九霄,不想就此以毛羽輕薄的形態輪回,而是追求永恒的價值與意義。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對未來的期待和個人追求的努力。通過反思對生活的演繹,描繪出一個對理想追求的艱難與堅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秋天草木正蕭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yí chūn fù jǔ
別宜春赴舉
qiū tiān cǎo mù zhèng xiāo shū, xī wàng qín guān bié jiù jū.
秋天草木正蕭疏,西望秦關別舊居。
yán shǎng fāng zūn jīn rì jiǔ,
筵上芳樽今日酒,
qiè zhōng huáng juǎn gǔ rén shū.
篋中黃卷古人書。
cí xiāng qiě bàn xián lú yàn, rù hǎi zhōng wèi dài jiǎo yú.
辭鄉且伴銜蘆雁,入海終為戴角魚。
cháng duǎn jiǔ xiāo fēi zhí shàng, bù jiào máo yǔ luò kōng xū.
長短九霄飛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虛。
“秋天草木正蕭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