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明時愧不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射策明時愧不才”全詩
晴憐斷雁侵云去,暖見醯雞傍酒來。
箭發尚憂楊葉遠,愁生只恐杏花開。
曲江春淺人游少,盡日看山醉獨回。
分類:
作者簡介(盧肇)

盧肇(818(戊戌年)—882)字子發,江西宜春文標鄉(現屬分宜)人,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狀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過刺史。所到之處頗有文名,官譽亦佳,又因他作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門生,入仕后并未介入當時的“牛李黨爭”,故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射策后作》盧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射策明時愧不才,
敢期青律變寒灰。
晴憐斷雁侵云去,
暖見醯雞傍酒來。
箭發尚憂楊葉遠,
愁生只恐杏花開。
曲江春淺人游少,
盡日看山醉獨回。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射箭比賽之后,對自己才能的自愧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與擔憂。作者希望能與其他人一起尋求進步和變革,但卻擔憂自己的能力還不夠,怕因此被淘汰。同時,作者觀察到天氣的變化、動物的行動以及自然界中的花開花落,引發了他對時光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憂慮。最后,作者在曲江欣賞春景,卻發現人們并不太愛玩樂,自己醉心于山水之間,感到孤獨。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將作者對自身才能和時光流轉的感慨融入其中。詩中描繪了一幅幅細膩的畫面,通過反映自然界的變化和動物的行為,表達作者對時間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思考。最后一句“盡日看山醉獨回”深表作者對寂寞和孤獨的感受,傳遞出一種濃郁的憂愁情緒。整首詩從始至終主題鮮明,情感真摯,是一首情感流露和意境豐富的佳作。
“射策明時愧不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è cè hòu zuò
射策后作
shè cè míng shí kuì bù cái, gǎn qī qīng lǜ biàn hán huī.
射策明時愧不才,敢期青律變寒灰。
qíng lián duàn yàn qīn yún qù,
晴憐斷雁侵云去,
nuǎn jiàn xī jī bàng jiǔ lái.
暖見醯雞傍酒來。
jiàn fā shàng yōu yáng yè yuǎn, chóu shēng zhǐ kǒng xìng huā kāi.
箭發尚憂楊葉遠,愁生只恐杏花開。
qǔ jiāng chūn qiǎn rén yóu shǎo, jǐn rì kàn shān zuì dú huí.
曲江春淺人游少,盡日看山醉獨回。
“射策明時愧不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