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合逢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合逢花”全詩
已行難避雪,何處合逢花。
野寺門多閉,羌樓酒不賒。
還須見邊將,誰擬靜塵沙。
《送殷中丞游邊》項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殷中丞游邊》是唐代詩人項斯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與殷中丞分別時的場景,表達了友誼之深、別離之情、行軍之艱辛以及對對方前程的祝福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告別時刻并沒有太長的夜晚,
在燈前聽到了鴉鳴晨曦。
已經遠行無法避開雪,
不知在何處能相遇花開。
野寺的大門緊閉著,
羌樓的酒也沒法延賒。
再次見到邊將的時候,
不知誰能平靜沉沙。
這首詩表達了別離離人的深情厚意。詩中的“告別無長夜”,表達了詩人與殷中丞分別時的不舍之情。“燈前聞曙鴉”,顯示了早晨的清新氣息,與晨曦中的鴉鳴一同構成了別離時的境景。“已行難避雪”,描繪了行軍中艱難險阻的境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心。“何處合逢花”,表露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祝愿和期待。
詩中還描繪了邊塞的寂靜和殘酷。“野寺門多閉”,暗示著武裝沖突的戰爭環境,以及寺廟的緊閉,表達了戰爭帶來的苦難和擾亂。“羌樓酒不賒”,展現出了邊塞地區的荒涼和冷清。
詩的結尾強調了對邊將的渴望和對將士們戰勝困難的期待。“還須見邊將”,表達了對邊將的期盼,暗示了困境還需英雄解救。“誰擬靜塵沙”,表示對將士們不畏艱險、除暴安民的期望。
整首詩通過對別離境況的描繪,表達了友誼之深和對友人前程的祝福之情,同時也展示了邊塞環境的嚴酷和冷艷。詩中用意涵豐富的詞句,使得整首詩既表現了個人情感,也具有時代背景和普世意義。
“何處合逢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īn zhōng chéng yóu biān
送殷中丞游邊
huà bié wú cháng yè, dēng qián wén shǔ yā.
話別無長夜,燈前聞曙鴉。
yǐ xíng nán bì xuě, hé chǔ hé féng huā.
已行難避雪,何處合逢花。
yě sì mén duō bì, qiāng lóu jiǔ bù shē.
野寺門多閉,羌樓酒不賒。
hái xū jiàn biān jiāng, shuí nǐ jìng chén shā.
還須見邊將,誰擬靜塵沙。
“何處合逢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