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煙霧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深煙霧多”全詩
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
望極關山遠,秋深煙霧多。
唯馀三五夕,明月暫經過。
分類:
作者簡介(楊炯)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送鄭州周司空》楊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送別鄭州周司空,漢國臨清渭,京城靠濁河。居民流下珠淚,貴族們催促著驪歌。遠望關山極目,秋深處煙霧繚繞。只剩下三五個夜晚,明月暫時經過。
詩意:這首詩是楊炯為鄭州周司空的離別寫的送別詩。詩中描繪了鄭州的景色和離別的場景。清渭河流經漢國臨,而鄭州座落在濁河之畔。在離別的時刻,居民們流下了珍貴的淚水,貴族們則催促著驪歌。在遠處望去,關山依然蒼茫,秋天的景色被濃霧迷蒙。只有三五個夜晚,明亮的月光暫時掠過。
賞析:這首送別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和人物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塑造了鄭州的離別場景。清渭河和濁河的對比,凸顯了離別的傷感。居民們流下的珠淚和貴族們催促的驪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出不同階層的不同情感。同時,詩人以望遠處的關山和秋天的濃霧,表達了離別的無奈和無盡的思念。最后,明亮的月光暫時經過,象征著離別后的相聚和希望。整首詩情感飽滿,意境深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秋深煙霧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èng zhōu zhōu sī kōng
送鄭州周司空
hàn guó lín qīng wèi, jīng chéng zhěn zhuó hé.
漢國臨清渭,京城枕濁河。
jū rén xià zhū lèi, bīn yù cù lí gē.
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
wàng jí guān shān yuǎn, qiū shēn yān wù duō.
望極關山遠,秋深煙霧多。
wéi yú sān wǔ xī, míng yuè zàn jīng guò.
唯馀三五夕,明月暫經過。
“秋深煙霧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