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濃山樹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影濃山樹密”全詩
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復鋤。
影濃山樹密,香淺澤花疏。
闊塹防斜徑,平堤夾小渠。
蓮房若個實,竹節幾重虛。
蕭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魚。
分類:
作者簡介(楊炯)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和石侍御山莊》楊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石侍御山莊》是唐代詩人楊炯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霞非俗宇,巖壑只幽居。
煙霧、霞光不是平凡的房屋,而是籠罩著幽靜居所的。
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復鋤。
潺潺水流遍布田間,荒涼的郊野不再整理。
影濃山樹密,香淺澤花疏。
樹影濃密,山間山樹密布,而湖澤的花兒香氣淺淡、分散稀疏。
闊塹防斜徑,平堤夾小渠。
寬闊的溝渠以防止斜坡,平坦的堤岸中夾雜著小溪流水。
蓮房若個實,竹節幾重虛。
蓮房宛如實際存在,竹節呈現出幾重虛幻的景象。
蕭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魚。
在寂靜中隔絕城市喧囂,品嘗著美酒,焚燒著干癟的魚。
詩意和賞析:
《和石侍御山莊》通過描繪山莊的景色,表達了楊炯對于遠離塵囂,隱居于自然之間的向往和欣賞之情。詩中所描述的煙霞、巖壑、水流、山樹、湖澤和蓮房等景物,都像是一幅幅自然的畫面。楊炯以洞察山莊的景色,表現了一種寧靜、深遠、虛空的境界,意境以寧靜深入人心,給人以想象空間和心靈凈化的感受。
在這種山莊的環境中,楊炯通過對幾個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的恢弘、美妙和虛幻之處。蓮房的實在與竹節的虛幻相互對比,呈現出一種更加深邃、神秘的氛圍。另外,作者還通過將山莊與城市相隔離,強調了山莊的寧靜和遠離喧囂的意義。
最后兩句“酌醴焚枯魚”,則是在描繪作者在山莊中靜享自然的同時,坦然面對生活的態度。酌醴和焚燒干癟的魚都是表達作者對于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態度,即在寧靜的環境中能夠欣賞美景,悠然自得。
總體來說,這首詩展示了楊炯對自然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于寧靜、虛幻和唯美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美好。
“影濃山樹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í shì yù shān zhuāng
和石侍御山莊
yān xiá fēi sú yǔ, yán hè zhǐ yōu jū.
煙霞非俗宇,巖壑只幽居。
shuǐ jìn hé zēng quǎn, huāng jiāo bù fù chú.
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復鋤。
yǐng nóng shān shù mì, xiāng qiǎn zé huā shū.
影濃山樹密,香淺澤花疏。
kuò qiàn fáng xié jìng, píng dī jiā xiǎo qú.
闊塹防斜徑,平堤夾小渠。
lián fáng ruò gè shí, zhú jié jǐ zhòng xū.
蓮房若個實,竹節幾重虛。
xiāo rán gé chéng shì, zhuó lǐ fén kū yú.
蕭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魚。
“影濃山樹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