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時不在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良時不在城”全詩
散地徒憂國,良時不在城。
花繁春正王,茶美夢初驚。
賴有茲文在,猶堪暢此生。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春日閑居》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春日閑居》
權門多見薄,吾道豈終行。散地徒憂國,良時不在城。花繁春正王,茶美夢初驚。賴有茲文在,猶堪暢此生。
中文譯文:
權貴之門多見薄,我的志向如何能實現。居住在鄉野只會憂國,美好的時光并不在城中。花朵盛開的春天還得侍奉王室,喝著美味的茶,夢境初次驚醒。幸好有這些文學作品存在,仍能暢享這一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春日閑居中的心境。直白地說,作者覺得權貴之門對于平凡人來說并不友好,因此自己無法達到自己的志向。作者認為生活在鄉野會引起憂慮,而城市中的時光并不如農村那般美好。作者通過花朵盛開和品茶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也意識到這些都只是夢中的事情。在這一切中,作者感慨地說,能夠通過文學作品來滿足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一些樂趣。
賞析:
這首詩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意境的追求。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對權貴之門的不滿和對鄉野生活的向往。他以平實的詞句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向讀者傳達了一種對于現實的回味和對于美好的追求。詩人的心境從不滿轉變為安慰,認識到文學作品的存在為自己帶來了一些安慰和滿足。整首詩既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又表達了他對美的渴望和對自然的敬畏。讀詩之時,讀者也不禁會思考起自己的生活,以及如何找到自己心靈的寧靜和滿足。
“良時不在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xián jū
春日閑居
quán mén duō jiàn báo, wú dào qǐ zhōng xíng.
權門多見薄,吾道豈終行。
sàn dì tú yōu guó, liáng shí bù zài chéng.
散地徒憂國,良時不在城。
huā fán chūn zhèng wáng, chá měi mèng chū jīng.
花繁春正王,茶美夢初驚。
lài yǒu zī wén zài, yóu kān chàng cǐ shēng.
賴有茲文在,猶堪暢此生。
“良時不在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