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鴿去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陽鴿去棲”全詩
萬煙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齋月人來上,殘陽鴿去棲。
從邊亦已極,烽火是沈黎。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凌云寺》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凌云寺》是唐代薛能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凌云寺,高聳入云,宛如閣樓與山峰齊高,不知何人修建了那崎嶇險峻的石梯。寺廟靜謐,仿佛萬煙聚集的小村莊,山巒間隱約傳來了悠揚的佛號。在齋月里,虔誠的人們前來登山參拜,而夕陽西下時,鴿子也飛回了它們的棲息之地。從這個邊陲地區,望去已經是盡頭,烽火依然在燃燒,不斷閃爍著。
詩詞表達了凌云寺的壯麗景色和它所承載的宗教意義。詩人以凌云寺為切入點,通過描繪寺廟的高聳入云、險峻的石梯和靜謐的山村景象,展示了這座寺廟的宏偉和莊嚴。在齋月期間,寺廟更加熱鬧,信徒們紛紛前來朝拜,體現了詩人對信仰的贊美和對虔誠的人們的景仰。而夕陽下鴿子回巢的描寫,則更加突出了這個寺廟作為信仰家園的象征。最后,詩人通過描述邊陲地區的烽火,表達了這個地方的邊塞氣息和悲壯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凌云寺的景色和氛圍,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寺廟的壯麗和莊嚴。同時,通過對齋月人們和鴿子的描寫,表達了對信仰和宗教活動的贊美。最后,以邊陲地區的烽火作為結尾,給人以深思和悲壯之感。整首詩詞意境高遠,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信仰和人類命運的思考和感悟。
“殘陽鴿去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yún sì
凌云寺
xiàng gé yǔ shān qí, hé rén zhì shí tī.
像閣與山齊,何人致石梯。
wàn yān shēng jù luò, yī yān lù zhāo tí.
萬煙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zhāi yuè rén lái shàng, cán yáng gē qù qī.
齋月人來上,殘陽鴿去棲。
cóng biān yì yǐ jí, fēng huǒ shì shěn lí.
從邊亦已極,烽火是沈黎。
“殘陽鴿去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