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莫相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影莫相燒”全詩
岸沙崩橘樹,山徑入茶苗。
夜擁軍煙合,春浮妓舸邀。
此心無與醉,花影莫相燒。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石堂溪》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石堂溪》是唐代薛能所作的一首描寫自然山水和田園風光的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面緊鄰著漁民和樵夫,
前門面對著通往郡橋的道路。
岸邊的沙子塌陷了,橘樹都倒了,
山間小徑通向茶苗地。
夜晚時靜悄悄的,軍旅烽煙漸合,
春天里舞動著妓女的舟船。
我的心無法和他們一起沉醉,
花影里的宴席也無法與他們相提并論。
詩意:
《石堂溪》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一個山水田園的景象,展示了自然風光與人類活動的和諧共存。通過描述溪水旁的漁民、樵夫、郡橋和山間的茶苗地,描繪出了一個安寧宜人的鄉村景觀。
詩中還表現了作者情感的獨立和超然。夜晚的軍旅烽煙和春天的妓女舟船雖然引人入勝,但作者卻堅守自己的心,不受外界的誘惑所動搖。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類活動的描寫,展現了一幅鄉村山水的畫卷。作者通過鮮明的意象和細膩的描摹,使讀者仿佛親眼目睹了這個美麗景色。
詩中的山水描寫生動細膩,如橘樹倒塌、茶苗地山徑,給人一種寧靜而真實的感覺。另外,通過夜晚的軍旅烽煙和春天的妓女舟船的對比,展現了相對平靜的心境和內心的獨立。
整首詩情感獨立高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獨立態度。這首詩以其自然優美的描寫和深邃的內涵,通過山水田園之景,意指人生態度的選擇。
“花影莫相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táng xī
石堂溪
sān miàn jiē yú qiáo, qián mén xiàng jùn qiáo.
三面接漁樵,前門向郡橋。
àn shā bēng jú shù, shān jìng rù chá miáo.
岸沙崩橘樹,山徑入茶苗。
yè yōng jūn yān hé, chūn fú jì gě yāo.
夜擁軍煙合,春浮妓舸邀。
cǐ xīn wú yǔ zuì, huā yǐng mò xiāng shāo.
此心無與醉,花影莫相燒。
“花影莫相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