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須教匠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會須教匠坼”全詩
會須教匠坼,不欲見蠻陬。
樹痺無春影,天連覺漢流。
仲宣如可擬,即此是荊州。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荔枝樓》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荔枝樓,位于高檻上,面對著邊疆的憂愁,
不知是誰將荔枝送到樓上。
形容看見的人如匠人般驕傲地切割之后,
不想看見那粗野的蠻陬。
長滿苔蘚的樹木,沒有春天的影子,
天空和流逝的漢水連在一起。
如同荊州的景色,與仲宣的作品相似,
就在這里,這就是荊州。
詩詞的中文譯文:
荔枝樓,位于高檻上,面對著邊疆的憂愁,
不知是誰將荔枝送到樓上。
形容看見的人如匠人般驕傲地切割之后,
不想看見那粗野的蠻陬。
長滿苔蘚的樹木,沒有春天的影子,
天空和流逝的漢水連在一起。
如同荊州的景色,與仲宣的作品相似,
就在這里,這就是荊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荔枝樓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詩中的荔枝樓位于高檻上,面對著邊疆的憂愁,表達了作者對邊境的思念和憂愁之情。不知是誰將荔枝送到樓上,暗示了荔枝樓既是一個望遠臺,也是一座享受荔枝美味的地方。
詩句中的“會須教匠坼,不欲見蠻陬”傳達了作者對粗俗的東西的厭惡,希望看見的人能如匠人般技藝嫻熟,不愿看見那些粗鄙的人。
詩中還描繪了荔枝樓周圍的環境,長滿苔蘚的樹木,沒有春天的影子,天空和流逝的漢水連在一起,展現出荔枝樓所在的荊州的特色景色。最后一句“即此是荊州”,表達了作者的真實感受,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與仲宣的作品相比較,認為這里所展現的景色就是真正的荊州。
這首詩通過描繪荔枝樓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展示了荊州的風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荊州的熱愛之情。整個詩篇感情細膩真摯,氣韻綿長,給人以美麗而富有意境的感受。
“會須教匠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zhī lóu
荔枝樓
gāo kǎn qǐ biān chóu, lì zhī shuí zhì lóu.
高檻起邊愁,荔枝誰致樓。
huì xū jiào jiàng chè, bù yù jiàn mán zōu.
會須教匠坼,不欲見蠻陬。
shù bì wú chūn yǐng, tiān lián jué hàn liú.
樹痺無春影,天連覺漢流。
zhòng xuān rú kě nǐ, jí cǐ shì jīng zhōu.
仲宣如可擬,即此是荊州。
“會須教匠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