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桑春盡野無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斫桑春盡野無風”全詩
未為時彥徒經國,尚有邊兵恥佐戎。
釀黍氣香村欲社,斫桑春盡野無風。
年來斷定知休處,一樹繁花一畝宮。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江上寄情》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上寄情》
天際歸舟浩蕩中,
我關王澤道何窮。
未為時彥徒經國,
尚有邊兵恥佐戎。
釀黍氣香村欲社,
斫桑春盡野無風。
年來斷定知休處,
一樹繁花一畝宮。
中文譯文:
在浩蕩的江水上,
天空歸舟的景象中,
我感嘆關王平定遼東的威勢,
這樣的事還不算完,
還有邊兵們為國家戰斗的驕傲。
村莊中釀造出的黍米香氣四溢,
村人將要舉辦祭祀活動。
斫桑剪蠶的春天已經結束,野外無風吹拂。
這幾年來我看透了人生的喜怒哀樂,
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宿,
宮室之中的一棵樹上開滿了繁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薛能寫的,通過描繪江上的景象,抒發了對關王功績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安危的擔憂。
詩的前兩句以質樸的描寫手法,描繪了歸舟的壯麗景象,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著,通過提到關王平定遼東的壯舉,凸顯了他的豪情和英雄氣概,同時也借此表達了對國家安定的期盼。后兩句則以田園詩的方式,描繪了村莊中的安逸和平靜,表現出詩人對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最后兩句通過以樹和花的形象,寓意著詩人在歲月的浸淫中找到了自己內心的歸宿和滿足。
整首詩以平凡質樸的語言,充滿了對關王和國家的贊美和思考。通過對江上景象和鄉村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情緒,同時也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更重要的是,詩中流露出對國家命運和個人人生的思考,呈現出深邃的哲理與思辨。整體而言,《江上寄情》兼具豪情和田園之美,折射出唐代社會和人生百態的方方面面,是一首具有深意和藝術價值的優秀詩篇。
“斫桑春盡野無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jì qíng
江上寄情
tiān jì guī zhōu hào dàng zhōng, wǒ guān wáng zé dào hé qióng.
天際歸舟浩蕩中,我關王澤道何窮。
wèi wéi shí yàn tú jīng guó,
未為時彥徒經國,
shàng yǒu biān bīng chǐ zuǒ róng.
尚有邊兵恥佐戎。
niàng shǔ qì xiāng cūn yù shè, zhuó sāng chūn jǐn yě wú fēng.
釀黍氣香村欲社,斫桑春盡野無風。
nián lái duàn dìng zhī xiū chù, yī shù fán huā yī mǔ gōng.
年來斷定知休處,一樹繁花一畝宮。
“斫桑春盡野無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