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郊不愛行增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郊不愛行增氣”全詩
樹石向聞清漢浪,水風初見綠萍陰。
平郊不愛行增氣,好井無疑漱入心。
從此漸知光景異,錦都回首盡愁吟。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西縣作》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縣作》是唐代詩人薛能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薛能三年離開西蜀,返回西縣的情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三年西蜀去如沉,
離開了西蜀已有三年之久,
就像沉沒在底下般遙遠。
西縣西來出萬岑。
回到西縣,從萬岑之間出現。
樹石向聞清漢浪,
周圍的樹木和石頭可以聽到漢江的潺潺流水聲,
水風初見綠萍陰。
徐徐的水風初次見到綠萍所形成的陰影。
平郊不愛行增氣,
平原上行走不會覺得悶熱,
好井無疑漱入心。
喝著井水的確清新宜人。
從此漸知光景異,
從這時開始逐漸體會到光景的異樣,
錦都回首盡愁吟。
回首看到了錦繡之都長安,不禁感到愁思萬分。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薛能離開西蜀三年后回到西縣的感受。詩人在離開西蜀的這三年里,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離開的時間變得很遙遠。回到西縣,詩人感受到了平原上的清爽和水風吹拂下的綠萍陰影。他對比了這里和西蜀的不同,發現平原上的氣候宜人,水源清新。詩人漸漸意識到光景的異樣,回首看到長安的美景,不禁唏噓不已。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詩人的感受描繪了西縣和西蜀的不同之處。詩人通過對自然和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和對長安的思念之情。整個詩意深邃,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平郊不愛行增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xiàn zuò
西縣作
sān nián xī shǔ qù rú chén, xī xiàn xī lái chū wàn cén.
三年西蜀去如沉,西縣西來出萬岑。
shù shí xiàng wén qīng hàn làng,
樹石向聞清漢浪,
shuǐ fēng chū jiàn lǜ píng yīn.
水風初見綠萍陰。
píng jiāo bù ài xíng zēng qì, hǎo jǐng wú yí shù rù xīn.
平郊不愛行增氣,好井無疑漱入心。
cóng cǐ jiàn zhī guāng jǐng yì, jǐn dōu huí shǒu jǐn chóu yín.
從此漸知光景異,錦都回首盡愁吟。
“平郊不愛行增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