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已變當初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來已變當初地”全詩
我來已變當初地,前過應無繼此詩。
敢嘆臨行殊舊境,惟愁后事劣今時。
閑吟四壁堪搔首,頻見青蘋白鷺鷥。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褒城驛有故元相公舊題詩,因仰嘆而作》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褒城驛有故元相公舊題詩,因仰嘆而作》是唐代薛能的詩作。詩中講述了作者在褒城驛看到元相公的舊題詩后,感嘆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情緒。
詩中描述了元相公曾在褒城驛題云萬竹與千梨的景點,作者來到這里,發現自己已經改變了,而這個地方也與當初有所不同。作者對曾經的景點和元相公的賦詩產生了共鳴和感慨,他認為自己無法繼承元相公的作品,因此寫下這首詩。作者感嘆著離別時的舊環境已經變遷,同時也擔憂著將來的前途會不如今時,他感到孤獨,只能在四壁間默默吟誦。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文字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作者在看到元相公的舊題詩后產生了共鳴,感嘆時光逝去,自己也不再是曾經的樣子。詩中透出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同時也顯露出他對美景和才子的羨慕之情。
這首詩意深沉,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自己前途的擔憂。詩中的景色描寫簡潔而真切,襯托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整個詩詞帶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情緒,讓讀者對人生的變幻和生命的短暫有所感悟。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而樸實的語言展示了作者面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情感。通過描述自己來到褒城驛看到元相公的舊題詩的情景,作者傳達了對過去時光和自己改變的思考。詩中憑空描繪了元相公的舊題詩,給讀者一種富有詩意的畫面感。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將普通的景點和人物描寫成了充滿情感和共鳴的形象,給人一種朦朧又深沉的感覺。薛能善于揭示人情世故,抒發內心的感嘆和憂慮,這首詩正是他這一特點的典型作品之一。通過詩言志,表達了對人生和時光的深深思考,給讀者以啟迪和鼓勵。
“我來已變當初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o chéng yì yǒu gù yuán xiàng gōng jiù tí shī, yīn yǎng tàn ér zuò
褒城驛有故元相公舊題詩,因仰嘆而作
è xiāng qǐng tí yīng hǎo chí, tí yún wàn zhú yǔ qiān lí.
鄂相頃題應好池,題云萬竹與千梨。
wǒ lái yǐ biàn dāng chū dì,
我來已變當初地,
qián guò yīng wú jì cǐ shī.
前過應無繼此詩。
gǎn tàn lín xíng shū jiù jìng, wéi chóu hòu shì liè jīn shí.
敢嘆臨行殊舊境,惟愁后事劣今時。
xián yín sì bì kān sāo shǒu, pín jiàn qīng píng bái lù sī.
閑吟四壁堪搔首,頻見青蘋白鷺鷥。
“我來已變當初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