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澄清雨露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圣代澄清雨露均”全詩
承明未薦相如賦,故國猶慚季子貧。
御苑鐘聲臨遠水,都門樹色背行塵。
一從此地曾攜手,益羨江頭桃李春。
分類:
《下第歸宜春酬黃頗餞別》潘唐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第歸宜春酬黃頗餞別
圣代澄清雨露均,獨懷惆悵出咸秦。
承明未薦相如賦,故國猶慚季子貧。
御苑鐘聲臨遠水,都門樹色背行塵。
一從此地曾攜手,益羨江頭桃李春。
中文譯文:
宜春的第歸來感謝黃頗的餞別
在圣代,清澈的雨露滋潤大地,我獨自心中懷著憂愁離開咸秦。
未能奉獻給明主相如的賦詩,我為故國貧困而慚愧。
御苑中的鐘聲悠悠地傳到遠水邊,都門外的樹木背對著行人的塵土。
曾經與你一起走過的地方,我仍然羨慕江頭上桃樹李樹的春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潘唐寫給友人黃頗的酬答之作。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和對郁悶境遇的惆悵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用“圣代澄清雨露均”來形容當時的時代是如何祥和繁榮,人民生活安定,雨露滋潤著大地。然而,詩人自己卻懷著憂愁而離開了這個祥和的國家,心中有一種痛苦和失落感。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未能奉獻給明主相如的賦詩,表示自己才能不足,無法得到國家的重視和認可。他為故國的貧困而感到慚愧,有一種無法改變自己貧困命運的無奈之感。
在描寫環境的部分,詩人用御苑中的鐘聲臨近遠水的景象,表達了離別的傷感之情。都門外的樹木背對著行人的塵土,象征著行人離別之后的凄涼。
最后,詩人回憶過去與友人黃頗在這個地方曾經走過,對江頭上的桃李花開的春光表示羨慕。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對友情的珍惜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念。
整首詩情感深沉,唯美而悲傷。詩人通過描寫自身的境遇和對友人的思念,表達了對故國命運和自己命運的憂慮和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的向往。
“圣代澄清雨露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dì guī yí chūn chóu huáng pō jiàn bié
下第歸宜春酬黃頗餞別
shèng dài chéng qīng yǔ lù jūn, dú huái chóu chàng chū xián qín.
圣代澄清雨露均,獨懷惆悵出咸秦。
chéng míng wèi jiàn xiàng rú fù,
承明未薦相如賦,
gù guó yóu cán jì zǐ pín.
故國猶慚季子貧。
yù yuàn zhōng shēng lín yuǎn shuǐ, dōu mén shù sè bèi xíng chén.
御苑鐘聲臨遠水,都門樹色背行塵。
yī cóng cǐ dì céng xié shǒu, yì xiàn jiāng tóu táo lǐ chūn.
一從此地曾攜手,益羨江頭桃李春。
“圣代澄清雨露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