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久負巢由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君久負巢由志”全詩
寒聲北下當軒水,翠影西來撲檻山。
遠目靜隨孤鶴去,高情常共白云閑。
知君久負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間。
分類:
作者簡介(韓琮)

韓琮[唐](約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詩紀事作代封,此從新唐書藝文志注及唐才子傳)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詩名。長慶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進士第。初為陳許節度判官。后歷中書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觀察使。琮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時出為湖南觀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將石載順等驅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韓琮消滅叛將,反而另派右金吾將軍蔡襲代韓為湖南觀察使,把韓琮這個逐臣拋棄了。此后失官,無聞。
《潁亭》韓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潁亭》是唐代詩人韓琮所作,描寫的是潁上新亭的景色。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潁上的新亭俯瞰著一條江河,
敞開的關口展示了幾重古城遺址。
寒冷的江水從北方流下,
翠綠的山影從西方撲向檻欄。
遠遠眺望,與孤鶴一同靜謐地離去,
時常沉醉在白云的自由之中。
我知道你長期懷抱著修建巢穴的心情,
早晚我們會相忘于寂寞之間。
詩意和賞析:
《潁亭》通過描寫潁上新亭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癡迷之情,以及對朝代的變遷和歷史遺址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山、水、云等景物的描繪與抒發內心情感相結合,形成了一幅清新、靜謐的畫卷。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江河、關口、古城遺址等景物,展示了潁上新亭所處的地理環境。其次,通過寒冷的江水和翠綠的山影,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的情感。接著詩人以孤鶴為象征,描繪了詩人遠離塵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狀態。最后,詩人以自己和詩中的君子為角色,表達了對歷史的熱愛和對寂寞的思考。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基礎,以景物描寫為載體,透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深邃的內心感受和思考,既有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又有對歷史的思考和人生的寄托。同時,通過運用多義的詞語和意象的對比,賦予了詩中的景物以更深層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在面對自然山水時所體驗到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簡潔明快,語言流暢,意境清新,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知君久負巢由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g tíng
潁亭
yǐng shàng xīn tíng kàn yī chuān, jǐ zhòng jiù zhǐ chǎng yōu guān.
潁上新亭瞰一川,幾重舊址敞幽關。
hán shēng běi xià dāng xuān shuǐ,
寒聲北下當軒水,
cuì yǐng xī lái pū kǎn shān.
翠影西來撲檻山。
yuǎn mù jìng suí gū hè qù, gāo qíng cháng gòng bái yún xián.
遠目靜隨孤鶴去,高情常共白云閑。
zhī jūn jiǔ fù cháo yóu zhì, zǎo wǎn xiāng wàng jì mò jiān.
知君久負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間。
“知君久負巢由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