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頭芳草憶前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渡頭芳草憶前年”全詩
山口斷云迷舊路,渡頭芳草憶前年。
身隨遠道徒悲梗,詩賣明時不直錢。
歸去楚臺還有計,釣船春雨日高眠。
分類:
作者簡介(崔櫓)
崔櫓,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于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艷,托物言志,意境深遠。據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櫓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櫓由于自身經歷的緣故,后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過蠻溪渡》崔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蠻溪渡》是唐代詩人崔櫓創作的一首詩,主要描寫了作者在蠻溪渡過河時的情景和感慨。
綠楊如發雨如煙,立馬危橋獨喚船。
蠻溪兩岸長滿了翠綠的楊樹,細細的雨絲落下,如同霧氣一般。作者駐足在危橋上,獨自叫著船只過河。
山口斷云迷舊路,渡頭芳草憶前年。
山口處云霧彌漫,讓人看不清山路的方向,喚起了作者對過去歲月的回憶。渡口旁郁郁蔥蔥的草地也讓他想起了前年的景象。
身隨遠道徒悲梗,詩賣明時不直錢。
長久的旅途令作者筋疲力盡,唯有忍受著孤寂和悲憤。他雖以詩文為生,但在當時的社會并無如此重要的地位,沒有直接獲取金錢的途徑。
歸去楚臺還有計,釣船春雨日高眠。
詩人表示自己即將回歸楚臺(古代楚國的別稱)并制定了計劃。他希望能夠找到平靜寧靜的生活,像在春雨中釣魚一樣,一整天都能高高地沉浸在悠閑的睡眠中。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致和回憶來表達了詩人的心情。他處于長途旅行的辛苦和孤獨中,同時對現實社會的厭倦和追求寧靜的愿望也透露出來。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的思念和對未來的希望與向往,具有深刻的詩意。
“渡頭芳草憶前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mán xī dù
過蠻溪渡
lǜ yáng rú fā yǔ rú yān, lì mǎ wēi qiáo dú huàn chuán.
綠楊如發雨如煙,立馬危橋獨喚船。
shān kǒu duàn yún mí jiù lù,
山口斷云迷舊路,
dù tóu fāng cǎo yì qián nián.
渡頭芳草憶前年。
shēn suí yuǎn dào tú bēi gěng, shī mài míng shí bù zhí qián.
身隨遠道徒悲梗,詩賣明時不直錢。
guī qù chǔ tái hái yǒu jì, diào chuán chūn yǔ rì gāo mián.
歸去楚臺還有計,釣船春雨日高眠。
“渡頭芳草憶前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