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如訴雨多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人如訴雨多時”全詩
惹袖尚馀香半日,向人如訴雨多時。
初開偏稱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見來無去意,解帆煙浦為題詩。
分類:
作者簡介(崔櫓)
崔櫓,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于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艷,托物言志,意境深遠。據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櫓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櫓由于自身經歷的緣故,后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岸梅》崔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岸梅》
含情含怨一枝枝,
斜壓漁家短短籬。
惹袖尚馀香半日,
向人如訴雨多時。
初開偏稱雕梁畫,
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見來無去意,
解帆煙浦為題詩。
中文譯文:
岸邊的梅花,
帶著深情和怨恨,一朵朵含苞欲放。
斜斜地壓在漁家的短短籬笆上,
引人遐想。
吹拂梅花,還能留香在衣袖上半日,
仿佛在向人述說多年的思緒和雨水。
初開的梅花被稱為雕梁畫棟,
未落時就預感到了千般愁緒。
行人見到梅花,不再有離去的念頭,
為它停船解帆,在煙雨的港灣題寫詩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寫梅花的形態和意境,表達了作者深情和怨恨的情感。詩中的梅花被描繪得含情脈脈,斜斜地壓在漁家的籬笆上,顯得嬌媚而不凡,令人心生遐想。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通過梅花的香味惹動了衣袖,仿佛梅花向人述說著多年的思緒和雨水。這種細膩的描寫,將梅花的美妙與人情的深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以“初開”和“未落”來形容梅花,表達了一種即將離別的憂愁。梅花初開時,似乎已經被稱為“雕梁畫棟”,暗示了它的珍貴和美麗;而未來的分離之際,更加使人感受到了即將來臨的離愁別緒。
最后兩句描寫了一個行人見到梅花時的情景,他停下船,解開帆,把梅花所在的煙雨港灣當作題詩的素材。這種景象展示了行人對梅花的敬仰和贊美,也體現了梅花所散發出的獨特的魅力。
總的來說,《岸梅》以優美的詩意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展現了梅花的獨特魅力和藝術價值。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離別和憂愁的描繪,使整首詩既有了柔美之美,又有了憂愁之情,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向人如訴雨多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àn méi
岸梅
hán qíng hán yuàn yī zhī zhī, xié yā yú jiā duǎn duǎn lí.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壓漁家短短籬。
rě xiù shàng yú xiāng bàn rì,
惹袖尚馀香半日,
xiàng rén rú sù yǔ duō shí.
向人如訴雨多時。
chū kāi piān chēng diāo liáng huà, wèi luò xiān chóu yù dí chuī.
初開偏稱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
xíng kè jiàn lái wú qù yì, jiě fān yān pǔ wèi tí shī.
行客見來無去意,解帆煙浦為題詩。
“向人如訴雨多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