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思乘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羽化思乘鯉”全詩
浪潑巴陵樹,雷燒鹿角田。
魚龍方簸蕩,云雨正喧闐。
想赭君山日,秦皇怒赫然。
巨浸吞湘澧,西風忽怒號。
水將天共黑,云與浪爭高。
羽化思乘鯉,山漂欲抃鰲。
陽烏猶曝翅,真恐濕蟠桃。
分類:
《洞庭風雨二首》李群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洞庭風雨二首》是一首描寫洞庭湖風雨的詩歌,由唐代詩人李群玉創作。詩中通過描述湖面黑暗、北風起來、浪花濺起、雷聲轟鳴等場景,表達了風雨交加的狂暴景象,凸顯出洞庭湖的威力和壯美。
詩歌的中文譯文如下:
面南一片黑,
俄起北風顛。
浪潑巴陵樹,
雷燒鹿角田。
魚龍方簸蕩,
云雨正喧闐。
想赭君山日,
秦皇怒赫然。
巨浸吞湘澧,
西風忽怒號。
水將天共黑,
云與浪爭高。
羽化思乘鯉,
山漂欲抃鰲。
陽烏猶曝翅,
真恐濕蟠桃。
詩意:詩人以生動的描寫方式呈現出洞庭湖的風雨景象,通過描述湖面黑暗、風起浪涌、雷聲震天的場景,表達了洞庭湖風雨交加的狂暴氣息,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壯美。詩歌所傳達的情感是震撼和敬畏,使讀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氣勢和宏偉景象。
賞析:《洞庭風雨二首》是李群玉的一首氣勢磅礴的描寫洞庭湖風雨的詩歌。詩人巧用生動細膩的描繪帶領讀者進入洞庭湖的風雨之中,展示出洞庭湖的狂野與壯美。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浪潑巴陵樹”、“雷燒鹿角田”,形象地展現了洞庭湖風雨的強烈沖擊力和能量。通過對風雨景象的描繪,詩人把讀者帶入一種狂暴,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象之中。詩歌結構簡練,語言犀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仰與敬畏之情。《洞庭風雨二首》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深遠的詩歌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傳遞出作者對大自然的頌揚和大自然的力量的敬畏之情。
“羽化思乘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ng tíng fēng yǔ èr shǒu
洞庭風雨二首
miàn nán yī piàn hēi, é qǐ běi fēng diān.
面南一片黑,俄起北風顛。
làng pō bā líng shù, léi shāo lù jiǎo tián.
浪潑巴陵樹,雷燒鹿角田。
yú lóng fāng bǒ dàng, yún yǔ zhèng xuān tián.
魚龍方簸蕩,云雨正喧闐。
xiǎng zhě jūn shān rì, qín huáng nù hè rán.
想赭君山日,秦皇怒赫然。
jù jìn tūn xiāng lǐ, xī fēng hū nù háo.
巨浸吞湘澧,西風忽怒號。
shuǐ jiāng tiān gòng hēi, yún yǔ làng zhēng gāo.
水將天共黑,云與浪爭高。
yǔ huà sī chéng lǐ, shān piào yù biàn áo.
羽化思乘鯉,山漂欲抃鰲。
yáng wū yóu pù chì, zhēn kǒng shī pán táo.
陽烏猶曝翅,真恐濕蟠桃。
“羽化思乘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