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日月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非日月光”全詩
始知相結密,不及相結疏。
疏別恨應少,密離恨難袪。
門前南流水,中有北飛魚。
魚飛向北海,可以寄遠書。
不惜寄遠書,故人今在無。
況此數尺身,阻彼萬里途。
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寄遠》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遠》
別腸多郁紆,豈能肥肌膚。
始知相結密,不及相結疏。
疏別恨應少,密離恨難袪。
門前南流水,中有北飛魚。
魚飛向北海,可以寄遠書。
不惜寄遠書,故人今在無。
況此數尺身,阻彼萬里途。
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譯文:
離別之情多么沉重,怎能增添肥肉。
初次體會到親密的關系,無法比得上疏離的關系。
疏遠的別離帶來的恨意應該較少,親密的離別難以擺脫。
門前的水向南流去,其中有一條魚向北飛翔。
魚飛往北海,可以帶去我的書信。
毫不吝嗇地寄去遠方書信,但故人如今已經不在了。
況且,這幾尺的身影阻隔著那萬里的道路。
除非日月光輝,否則無法了解親人的狀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賈島寫給離別的親人的。詩中表達了離別之情的復雜性和無奈。賈島通過比較親密和疏離的關系,暗示了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和感受。親密的離別難以釋懷,而疏遠的離別則相對較輕。
詩中的水和飛魚可以被視為中立的媒介,傳遞著詩人的思念之情。飛往北海的魚被詩人寄托著他的書信,希望能夠傳達給遠方的故人。然而,詩人無法確認故人是否還在,以及自己的存在是否猶如煙波中的朦朧。
最后幾句“況此數尺身,阻彼萬里途。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表達了作者無法親眼目睹親人和了解他的情況的無奈。只有日月的光輝才能替代親人,傳遞信息。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的哀愁和思念之情的力量,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與人分離的苦楚。這首詩以其深刻的內涵和詩人獨特的抒發方式讓人回味無窮。
“自非日月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uǎn
寄遠
bié cháng duō yù yū, qǐ néng féi jī fū.
別腸多郁紆,豈能肥肌膚。
shǐ zhī xiāng jié mì, bù jí xiāng jié shū.
始知相結密,不及相結疏。
shū bié hèn yīng shǎo, mì lí hèn nán qū.
疏別恨應少,密離恨難袪。
mén qián nán liú shuǐ, zhōng yǒu běi fēi yú.
門前南流水,中有北飛魚。
yú fēi xiàng běi hǎi, kě yǐ jì yuǎn shū.
魚飛向北海,可以寄遠書。
bù xī jì yuǎn shū, gù rén jīn zài wú.
不惜寄遠書,故人今在無。
kuàng cǐ shù chǐ shēn, zǔ bǐ wàn lǐ tú.
況此數尺身,阻彼萬里途。
zì fēi rì yuè guāng, nán yǐ zhī zi qū.
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自非日月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