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帶月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流帶月鐘”全詩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濃。
羽族棲煙竹,寒流帶月鐘。
井甘源起異,泉涌漬苔封。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慈恩寺上座院》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慈恩寺上座院》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慈恩寺的上座院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嘆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中,詩人感嘆自己尚未曾看到嬰兒般的熊嚴山(即衡山)的美景,而現在卻可以欣賞到塔峰的壯麗。他在此地度過了之前的一個夜晚,而今晚秋天的氣息更濃。鳥類棲息在被煙霧繚繞的竹林上,涼風中傳來鐘聲。田井中的甘泉冒出奇異的泉水,涌出的泉水結凍封住了苔蘚。
這首詩詞中展現了賈島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時光的覺察。他從未見過熊嚴山的美景,但他欣賞到了塔峰的壯麗,這種轉變讓他感到興奮和驚嘆。他還通過描寫夜晚的景色和環境中流淌的時間來反思人生的瞬息萬變。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世界的留戀和對生命的短暫的思考。
詩中的譯文如下:
未委衡山色,何如對塔峰。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濃。
羽族棲煙竹,寒流帶月鐘。
井甘源起異,泉涌漬苔封。
未曾看到衡山的美麗景色,
與其如此,倒不如看著塔峰。
昨夜曾在這里度過,
而今晚上感受到濃郁的秋意。
鳥類在帶有煙霧的竹林上棲息,
涼風中傳來鐘聲。
井中的甘泉冒出奇特的泉水,
涌出的水結冰封住了苔蘚。
“寒流帶月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í ēn sì shàng zuò yuàn
慈恩寺上座院
wèi wěi héng shān sè, hé rú duì tǎ fēng.
未委衡山色,何如對塔峰。
nǎng xiāo céng sù cǐ, jīn xī zhí qiū nóng.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濃。
yǔ zú qī yān zhú, hán liú dài yuè zhōng.
羽族棲煙竹,寒流帶月鐘。
jǐng gān yuán qǐ yì, quán yǒng zì tái fēng.
井甘源起異,泉涌漬苔封。
“寒流帶月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