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夜來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月夜來孤”全詩
寒山晴后綠,秋月夜來孤。
橘樹千株在,漁家一半無。
自知風水靜,舟系岸邊蘆。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宿孤館》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孤館
落日投村戍,
愁生為客途。
寒山晴后綠,
秋月夜來孤。
橘樹千株在,
漁家一半無。
自知風水靜,
舟系岸邊蘆。
譯文:
夕陽投下鄉村邊上的孤寂宿館,
憂愁在我身為旅人的路上產生。
寒山晴朗后綠意盎然,
秋夜中孤獨的月光來臨。
館內有千株柚樹,
而漁家卻有一半空蕩。
我自知,這里的風水寧靜,
船只系在岸邊的蘆葦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入夜時在鄉村孤寂的宿館中留宿的情景。落日西下,他尋找住宿的地方,但所處的環境卻帶來了沉重的憂愁。然而,當寒山晴朗后,大自然的美景帶來了一絲安慰,但也凸顯了夜晚的孤獨感。宿館內有許多柚樹,但漁船卻大部分空置,這展示了鄉村生活的蕭條和冷清。然而,作者自知宿館的風水是寧靜的,船只系在岸邊的蘆葦上,表達了無論身處何處,內心的寧靜和堅守。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一個旅人對孤獨和寂寞的感受。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農村生活的細節,將自己的內心狀態與周圍環境相呼應。詩中的愁和孤特別凸顯了作者處在陌生環境中的無助和不安。然而,作者又通過描述宿館的寧靜和風水來傳遞他內心的寧靜和堅持。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獨和思鄉之情,同時呈現了他積極面對困境的姿態和堅定的信念。
“秋月夜來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gū guǎn
宿孤館
luò rì tóu cūn shù, chóu shēng wèi kè tú.
落日投村戍,愁生為客途。
hán shān qíng hòu lǜ, qiū yuè yè lái gū.
寒山晴后綠,秋月夜來孤。
jú shù qiān zhū zài, yú jiā yī bàn wú.
橘樹千株在,漁家一半無。
zì zhī fēng shuǐ jìng, zhōu xì àn biān lú.
自知風水靜,舟系岸邊蘆。
“秋月夜來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