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池潭卿自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此池潭卿自鑿”全詩
灑石多霜移足冷,隔城遠樹掛巢空。
其如盡在灘聲外,何似雙飛浦色中。
見此池潭卿自鑿,清泠太液底潛通。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崔卿池上雙白鷺》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崔卿池上雙白鷺》
鷺雛相逐出深籠,
頂各有絲莖數同。
灑石多霜移足冷,
隔城遠樹掛巢空。
其如盡在灘聲外,
何似雙飛浦色中。
見此池潭卿自鑿,
清泠太液底潛通。
譯文:
年輕的白鷺相互追趕飛出了鷺籠,
它們頭頂上的絲狀羽毛數目相同。
灑在石上的霜多了,它們移動腳的時候感到涼意,
遠離市區,在高樹上懸掛的巢空空如也。
它們仿佛在灘涂的聲音外面,忽然又似乎在雙飛的浦月的色彩中。
我看到了這個池塘,崔卿自己鑿成的,
清泠飲太液(長安的人工湖)底部,潛流通暢。
詩意和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唐代文人賈島在崔卿池上觀察到的白鷺的詩詞。賈島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白鷺的形態和行為,展現出了池塘中白鷺的美麗和靈動。整首詩以唐代的園林意境為背景,通過揭示池塘中白鷺的景象,折射出賈島個人的心境和思考。
首先,詩中的白鷺被描繪為鷺籠中的鷺雛,形象生動。它們在追逐中,展示著年輕的活力和自由的精神。白鷺頭頂上的絲狀羽毛數目相同,顯示它們的天性是一致的,互相呼應。
其次,詩中點明了環境的變化。霜水灑在石上,使白鷺們走的時候感到涼意。遠離市區的高樹上的巢空空如也,暗示了心靈寂寞和無依無靠的狀態。
然后,賈島以"何似雙飛浦色中"表達了對白鷺美麗的贊嘆。他認為它們不僅僅是在灘涂的聲音外面,而是在雙飛的浦月的色彩中,展示了他們的華麗。
最后,賈島以"見此池潭卿自鑿,清泠太液底潛通",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心境。他說這個池塘是他自己鑿成的,圍繞池塘也許是他個人的情感表達和思考,清泠飲底部的潛流通暢象征著個人的內心世界和表達方式。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基礎,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唐代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見此池潭卿自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qīng chí shàng shuāng bái lù
崔卿池上雙白鷺
lù chú xiāng zhú chū shēn lóng, dǐng gè yǒu sī jīng shù tóng.
鷺雛相逐出深籠,頂各有絲莖數同。
sǎ shí duō shuāng yí zú lěng,
灑石多霜移足冷,
gé chéng yuǎn shù guà cháo kōng.
隔城遠樹掛巢空。
qí rú jǐn zài tān shēng wài, hé sì shuāng fēi pǔ sè zhōng.
其如盡在灘聲外,何似雙飛浦色中。
jiàn cǐ chí tán qīng zì záo, qīng líng tài yè dǐ qián tōng.
見此池潭卿自鑿,清泠太液底潛通。
“見此池潭卿自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