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岳奇峰問此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名岳奇峰問此公”全詩
五月半間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送靈應上人》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靈應上人
遍參尊宿游方久,
名岳奇峰問此公。
五月半間看瀑布,
青城山里白云中。
譯文:
送靈應上人
已經長期游歷著名山大川,
敬慕著眾多的尊貴,
奇峰險嶺都向他請教。
五月中旬,一同來看瀑布景色,
在青城山里,云霧彌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賈島送別一位名叫靈應的僧人。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美麗和壯麗來表達詩人對靈應僧人的敬意。
詩的第一句表達了靈應僧人長期游歷名山大川的歷程。他以虔誠和尊貴的姿態,到處尋訪名山勝景,長時間流浪。
第二句描述了眾多奇峰險嶺向靈應僧人請教的情景。這位僧人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學識,贏得了眾多山川的尊敬和仰慕,他們都愿意向他請教。
第三句描繪了五月中旬前來觀賞瀑布的景色。五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之一,瀑布的水流湍急,景色壯麗。
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和靈應僧人在青城山的相聚。青城山是一座以云霧著稱的名山,兩人在這片朦朧的云霧中會面,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超凡的氛圍。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名山大川和奇峰險嶺的壯美景色,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靈感的無邊。同時,通過描繪靈應僧人和詩人在青城山的相聚,展現了他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詩中蘊含了對于修行和追求境界的思考和向往。整首詩以質樸的筆觸,展現出賈島獨特的詩意和思想。
“名岳奇峰問此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íng yìng shàng rén
送靈應上人
biàn cān zūn sù yóu fāng jiǔ, míng yuè qí fēng wèn cǐ gōng.
遍參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問此公。
wǔ yuè bàn jiān kàn pù bù, qīng chéng shān lǐ bái yún zhōng.
五月半間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
“名岳奇峰問此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