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衣多抱彩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橋上衣多抱彩云”全詩
橋上衣多抱彩云,金鱗不動春塘滿。
黃印額山輕為塵,翠鱗紅稚俱含嚬。
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照影曲》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照影曲
景陽妝罷瓊窗暖,
欲照澄明香步懶。
橋上衣多抱彩云,
金鱗不動春塘滿。
黃印額山輕為塵,
翠鱗紅稚俱含嚬。
桃花百媚如欲語,
曾為無雙今兩身。
中文譯文:
景陽妝梳完畢,窗外暖陽透進來,
想要照亮整潔明凈的香步卻懶得行。
橋上的衣袂多次擁抱彩云,
明亮的鱗甲不動,春天的塘水盈滿。
黃印額山輕飄著些塵埃,
翠綠的鱗片和紅潤的嘴唇都帶著微嗔。
桃花百媚如有話要說,
曾經曾為無雙,如今化作兩個身影。
詩意分析:
這首《照影曲》描繪了一個幽美而曖昧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獨特的愛情的向往。通過描繪景陽妝罷后的暖陽、澄明的香步和橋上抱著彩云的衣袂,詩人想要照亮這個美麗的景象,但又感到懶散無意。詩中的金鱗、黃印額山和翠鱗等形象,細膩而富有想象力,將美景和愛情巧妙融合在一起。最后兩句話,桃花百媚似乎要說話,曾經的無雙如今化作兩個身影,暗示著愛情的變化和融合。
賞析:
《照影曲》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面,通過詩人對景色和形象的描繪,展示了不同層次的美和情感。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想象空間。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情感變化,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渴望,將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幽美而富有神秘感的氛圍。整首詩字字珠璣,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之余又引起了想象。
“橋上衣多抱彩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yǐng qū
照影曲
jǐng yáng zhuāng bà qióng chuāng nuǎn, yù zhào chéng míng xiāng bù lǎn.
景陽妝罷瓊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懶。
qiáo shàng yī duō bào cǎi yún,
橋上衣多抱彩云,
jīn lín bù dòng chūn táng mǎn.
金鱗不動春塘滿。
huáng yìn é shān qīng wèi chén, cuì lín hóng zhì jù hán pín.
黃印額山輕為塵,翠鱗紅稚俱含嚬。
táo huā bǎi mèi rú yù yǔ, céng wèi wú shuāng jīn liǎng shēn.
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橋上衣多抱彩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