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過平橋通畫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過平橋通畫堂”全詩
玉皇夜入未央宮,長火千條照棲鳥。
馬過平橋通畫堂,虎幡龍戟風飄揚。
簾間清唱報寒點,丙舍無人遺燼香。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走馬樓三更曲》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走馬樓三更曲
春姿暖氣昏神沼,
李樹拳枝紫芽小。
玉皇夜入未央宮,
長火千條照棲鳥。
馬過平橋通畫堂,
虎幡龍戟風飄揚。
簾間清唱報寒點,
丙舍無人遺燼香。
中文譯文:
夜晚的春意使人的精神陷入了迷糊之中,
李樹的拳枝上,紫色的芽兒初露頭角。
玉皇帝夜晚來到未央宮,
無數火焰照耀著棲息的鳥兒。
馬匹經過平橋,到達畫堂,
飄揚的虎皮幡和龍戟。
簾間傳來清脆的唱聲報告寒點,
丙舍中無人,僅存余香。
詩意與賞析:
該詩描繪了一幅夜晚的場景,以及夜晚所呈現出的柔和的春景。春姿暖氣昏神沼,描繪了春天的美麗使人沉醉其中,也暗示了這是一個溫暖的夜晚。李樹拳枝紫芽小,描述了春天萬物復蘇的景象,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喜悅。玉皇夜入未央宮,展示了尊貴的玉皇帝的權威和威嚴。長火千條照棲鳥,描繪了夜晚的火光照亮了棲息的鳥兒,使得夜晚不再黑暗,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馬過平橋通畫堂,描述了馬匹疾馳而過,穿過平橋,進入到畫堂之中,給人一種奔放和豪邁的感覺。虎幡龍戟風飄揚,描繪了虎皮幡和龍戟在夜風中獵獵作響的場景,表現了戰士們勇猛的精神風貌。簾間清唱報寒點,形容了簾間傳來的清脆的唱聲,報告著夜晚的寒冷。丙舍無人遺燼香,寫出了丙舍中無人,只有余香的寂寥場景。
整首詩以描寫夜晚春景為主,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夜晚的春天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與豐盛。同時,通過描寫玉皇帝的到來,戰士們的豪邁之姿,以及寂靜的丙舍,傳達出一種尊崇、豪邁和寂寥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感悟。整體而言,該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打動了讀者,使讀者對春夜的美麗和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馬過平橋通畫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ǒu mǎ lóu sān gēng qū
走馬樓三更曲
chūn zī nuǎn qì hūn shén zhǎo, lǐ shù quán zhī zǐ yá xiǎo.
春姿暖氣昏神沼,李樹拳枝紫芽小。
yù huáng yè rù wèi yāng gōng,
玉皇夜入未央宮,
zhǎng huǒ qiān tiáo zhào qī niǎo.
長火千條照棲鳥。
mǎ guò píng qiáo tōng huà táng, hǔ fān lóng jǐ fēng piāo yáng.
馬過平橋通畫堂,虎幡龍戟風飄揚。
lián jiān qīng chàng bào hán diǎn, bǐng shě wú rén yí jìn xiāng.
簾間清唱報寒點,丙舍無人遺燼香。
“馬過平橋通畫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