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孤光含碧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里孤光含碧虛”全詩
輕塵不起雨新霽,萬里孤光含碧虛。
露魄冠輕見云發,寒絲七炷香泉咽。
夜深天碧亂山姿,光碎平波滿船月。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水仙謠》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水客夜騎紅鯉魚,
赤鸞雙鶴蓬瀛書。
輕塵不起雨新霽,
萬里孤光含碧虛。
露魄冠輕見云發,
寒絲七炷香泉咽。
夜深天碧亂山姿,
光碎平波滿船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水仙謠》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美麗和幻化的氛圍。
詩中水客夜騎紅鯉魚,赤鸞雙鶴蓬瀛書,表達了詩人在夜晚駕船的情景。紅鯉魚象征著夜晚的美景,赤鸞和雙鶴則象征著幻化的仙鳥。蓬瀛書可能指的是仙島或者仙籍之書。整個描寫以夜航的情景展開,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
接下來的幾句,詩人描繪了雨過天晴的景色,以及萬里孤光含碧虛的景象。輕塵不起,意味著雨過天晴的清新;萬里孤光,表示孤立的光芒,含碧虛則是指天空中的幻變。
下文中,詩人以露魄冠輕見云發來描寫夜晚的美景,露魄冠意味著月亮的光芒灑在頭上。寒絲七炷香泉咽,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夜晚的幽香和泉水的蜿蜒。
最后兩句,夜深天碧亂山姿,表達了夜色漸深,天地之間的奇幻景色和變化。光碎平波滿船月,則是描繪了光芒照在水面上,倒映出滿船的月色。
整首詩以幻化的景色為主線,表現了夜晚的美麗和神秘。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詩人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幻境。
“萬里孤光含碧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xiān yáo
水仙謠
shuǐ kè yè qí hóng lǐ yú, chì luán shuāng hè péng yíng shū.
水客夜騎紅鯉魚,赤鸞雙鶴蓬瀛書。
qīng chén bù qǐ yǔ xīn jì,
輕塵不起雨新霽,
wàn lǐ gū guāng hán bì xū.
萬里孤光含碧虛。
lù pò guān qīng jiàn yún fā, hán sī qī zhù xiāng quán yàn.
露魄冠輕見云發,寒絲七炷香泉咽。
yè shēn tiān bì luàn shān zī, guāng suì píng bō mǎn chuán yuè.
夜深天碧亂山姿,光碎平波滿船月。
“萬里孤光含碧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