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咽鶴唳飄飖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鸞咽鶴唳飄飖歌”全詩
神軒紅粉陳香羅,鳳低蟬薄愁雙蛾。
微光奕奕凌天河,鸞咽鶴唳飄飖歌。
彎橋銷盡愁奈何,天氣駘蕩云陂阤.平明花木有秋意,露濕彩盤蛛網多。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七夕》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是一首唐代詩,作者是溫庭筠。這首詩描述了七夕節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織機嘎嘎作響停下,芙蓉盛開在平靜的池水中。仙女們在紅色的軒車上穿著紅羅裳,鳳凰般低頭的蟬兒們的愁思雙瞳。微弱的光芒在天上的銀河中閃爍,鸞鳥啼叫,鶴兒高聲歌唱。彎彎的橋已經銷盡了憂愁,天空中的氣候變幻莫測。清晨,花木中已經有了秋意,露水濕潤彩色的盤子,蜘蛛網紛紛。
詩意:
《七夕》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優美而浪漫的七夕節景象,充滿了神話般的色彩和幻想性。詩中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間,使人導入到了一個神奇的仙境中。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七夕節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仙女們各種美麗的形容,展示出一個充滿浪漫的世界。詩人獨特的想象力和細膩的描寫方式讓人感受到了七夕節的神秘與美麗。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七夕節的情景,給人一種靜謐與暢想的感覺。這首詩既展示了溫庭筠的才華,也體現了唐代詩歌的特點。
“鸞咽鶴唳飄飖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七夕
míng jī zhá zhá tíng jīn suō, fú róng dàn dàng shēng chí bō.
鳴機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蕩生池波。
shén xuān hóng fěn chén xiāng luó,
神軒紅粉陳香羅,
fèng dī chán báo chóu shuāng é.
鳳低蟬薄愁雙蛾。
wēi guāng yì yì líng tiān hé, luán yàn hè lì piāo yáo gē.
微光奕奕凌天河,鸞咽鶴唳飄飖歌。
wān qiáo xiāo jǐn chóu nài hé, tiān qì dài dàng yún bēi zhì. píng míng huā mù yǒu qiū yì,
彎橋銷盡愁奈何,天氣駘蕩云陂阤.平明花木有秋意,
lù shī cǎi pán zhū wǎng duō.
露濕彩盤蛛網多。
“鸞咽鶴唳飄飖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