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照霜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陽照霜堡”全詩
上郡隱黃云,天山吹白草。
嘶馬悲寒磧,朝陽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邊笳曲(一作齊梁體)》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邊笳曲(一作齊梁體)
朔管迎秋動,雕陰雁來早。
上郡隱黃云,天山吹白草。
嘶馬悲寒磧,朝陽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
中文譯文:
朔管在秋天奏起,早早地雁群飛來報到。
上郡隱藏在黃云中,天山吹來了銀白的風。
嘶馬悲鳴在寒冷的大漠上,朝陽照耀著霜凍的城堡。
江南的邊防士兵心里惦記著家鄉,外面的芙蓉已經凋謝老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的,以描繪邊防軍士和邊地景色為主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邊防軍士的艱苦生活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運用“朔管”和“雁來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將邊防的氣氛描述得淋漓盡致。接著,詩人用“上郡隱黃云”和“天山吹白草”描繪了邊地的景色,形象地表現了天山上的白雪以及邊境地帶的荒涼。
接下來,詩人通過“嘶馬悲寒磧”和“朝陽照霜堡”這兩句,揭示了邊防軍士面對惡劣自然環境的辛苦和堅韌。他們的戍守之地寒冷而荒涼,但他們嘶鳴著的戰馬和陽光下的城堡,顯示出他們的堅強和勇敢。
最后兩句“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詩人以江南戍客的心境和門外芙蓉的老去來表達了邊防軍士思鄉之情。他們身處異鄉,思念家鄉的親人和美好的景色。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表現了邊防戍守軍士的堅韌意志以及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深入人心的詩境。
“朝陽照霜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ān jiā qū yī zuò qí liáng tǐ
邊笳曲(一作齊梁體)
shuò guǎn yíng qiū dòng, diāo yīn yàn lái zǎo.
朔管迎秋動,雕陰雁來早。
shàng jùn yǐn huáng yún, tiān shān chuī bái cǎo.
上郡隱黃云,天山吹白草。
sī mǎ bēi hán qì, zhāo yáng zhào shuāng bǎo.
嘶馬悲寒磧,朝陽照霜堡。
jiāng nán shù kè xīn, mén wài fú róng lǎo.
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
“朝陽照霜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