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顧復沾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顧復沾巾”全詩
皓齒芳塵起,纖腰玉樹春。
倚瑟紅鉛濕,分香翠黛嚬。
誰言奉陵寢,相顧復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金虎臺》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虎臺》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金虎臺為背景,描繪了一個風景如畫、美麗動人的場景。
詩中描繪了碧綠的草坪上連綿的金虎(金色的虎紋)和石麟(石雕的麒麟),形象地展示了景色的美麗。接著,詩人用婦女的比喻來形容景色更加生動。純潔如玉的笑臉,細腰苗條如樹,景色的美麗仿佛春天的到來。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一個女子依靠著古琴,紅紅的唇上還沾著濕漉漉的紅粉,顏色如綠寶石的翡翠,眉毛卻皺起來了。這些描寫給人以美的享受,也增加了詩意的復雜性。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個哀怨之情。誰會說這些美景屬于陵寢,彼此卻只能相互看望。這種思念之情和對美景的珍視,為整首詩增添了一層哀怨之情。
整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表達,展示了溫庭筠敏感細致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情感的流露,詩人成功地傳達了自己對美的理解和追求,使讀者在閱讀中也能感受到這種美的享受。
“相顧復沾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hǔ tái
金虎臺
bì cǎo lián jīn hǔ, qīng tái bì shí lín.
碧草連金虎,青苔蔽石麟。
hào chǐ fāng chén qǐ, xiān yāo yù shù chūn.
皓齒芳塵起,纖腰玉樹春。
yǐ sè hóng qiān shī, fēn xiāng cuì dài pín.
倚瑟紅鉛濕,分香翠黛嚬。
shuí yán fèng líng qǐn, xiāng gù fù zhān jīn.
誰言奉陵寢,相顧復沾巾。
“相顧復沾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