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社稷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何社稷臣”全詩
丹陽布衣客,蓮渚白頭人。
銘勒燕山暮,碑沉漢水春。
從今虛醉飽,無復污車茵。
箭下妖星落,風前殺氣回。
國香荀令去,樓月庾公來。
玉璽終無慮,金縢意不開。
空嗟薦賢路,芳草滿燕臺。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是唐代詩人溫庭筠所作,描寫的是裴度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的一生。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
王儉風華首,蕭何社稷臣。
丹陽布衣客,蓮渚白頭人。
銘勒燕山暮,碑沉漢水春。
從今虛醉飽,無復污車茵。
箭下妖星落,風前殺氣回。
國香荀令去,樓月庾公來。
玉璽終無慮,金縢意不開。
空嗟薦賢路,芳草滿燕臺。
譯文:
裴度,中書令,作為王儉的首要助手,以其出眾的才華和風采,成為社稷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裴度原是丹陽人,出身寒微,一生謙虛清廉,以正義之心為國家效力。他白發蒼蒼,已經年事已高,倚立在蓮渚的白頭群眾中。
他身上銘刻著勒在燕山的功勛,辛勤的工作就像堅實的碑石鑲嵌在漢水的春天。從現在開始,他可以安享清閑,心情愉快,再也不用擔憂被污穢的政治和權謀所打擾。
他曾發箭射下了邪惡之星,驅散了風前的殺氣,為國家帶來了安寧。曾經國家的香火由荀令來守護,如今空夢想恩德之道已經離去,而樓臺上的明月將由庾公來迎接。
裴度得到了玉璽,意味著他的權勢已經牢固,沒有了后顧之憂。金縢,即接受權力的倒果為因,被輿論所不齒。但是裴度并沒有被權力所腐蝕,他的心意一直都是純潔的,堅守正道。
作者深深地為裴度的才智和正直而感嘆。但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于裴度未能獲得更大的官位和推進改革的遺憾之情。然而,他相信裴度的價值和貢獻會被后世銘記,如同盛開在燕臺上的芳草一樣豐美。
“蕭何社稷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shū lìng péi gōng wǎn gē cí èr shǒu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
wáng jiǎn fēng huá shǒu, xiāo hé shè jì chén.
王儉風華首,蕭何社稷臣。
dān yáng bù yī kè, lián zhǔ bái tóu rén.
丹陽布衣客,蓮渚白頭人。
míng lēi yān shān mù, bēi chén hàn shuǐ chūn.
銘勒燕山暮,碑沉漢水春。
cóng jīn xū zuì bǎo, wú fù wū chē yīn.
從今虛醉飽,無復污車茵。
jiàn xià yāo xīng luò, fēng qián shā qì huí.
箭下妖星落,風前殺氣回。
guó xiāng xún lìng qù, lóu yuè yǔ gōng lái.
國香荀令去,樓月庾公來。
yù xǐ zhōng wú lǜ, jīn téng yì bù kāi.
玉璽終無慮,金縢意不開。
kōng jiē jiàn xián lù, fāng cǎo mǎn yàn tái.
空嗟薦賢路,芳草滿燕臺。
“蕭何社稷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