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金為翡翠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張氏金為翡翠鉤”全詩
楊家繡作鴛鴦幔,張氏金為翡翠鉤。
香燭有花妨宿燕,畫屏無睡待牽牛。
萬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橫塘似舊游。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池塘七夕》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池塘里七夕晚上,月亮從西南方升起,在天空中散發秋天的氣息。天河和銀河彎彎曲曲地在天空中流淌。楊家用錦織物做成了一幅鴛鴦圖案的帷幔,張氏家使用金子做成了一把翡翠的鉤子。香燭散發著花香,妨礙了宿鳥,畫屏無法安靜地等待牽牛星的到來。萬家的砧杵聲、船篙聲和水聲交織在一起,夜晚的池塘仿佛重新回到了過去的游玩時光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的是七夕節的夜晚,唐代的七夕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象征著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詩中通過描繪月亮的升起、天河和銀河的流動,以及家庭準備的鴛鴦帷幔和翡翠鉤子等細節,表達了一種濃郁的七夕節氛圍。
詩中的細節描寫十分細膩,通過對香燭花香和妨礙宿鳥的描述,展示了詩人對這個特殊夜晚的細心和留意。畫屏無睡待牽牛,描繪了期待的氛圍。而最后的描寫萬家的砧杵聲、船篙聲和水聲,使整個詩意更加壯觀,讓人感受到了七夕節當晚的熱鬧和繁忙。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濃烈的情感,表達了唐代七夕節的浪漫氛圍,展現了詩人對這個節日特殊性的贊美和熱愛。
“張氏金為翡翠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í táng qī xī
池塘七夕
yuè chū xī nán lù qì qiū, qǐ luó hé hàn zài xié gōu.
月出西南露氣秋,綺羅河漢在斜溝。
yáng jiā xiù zuò yuān yāng màn,
楊家繡作鴛鴦幔,
zhāng shì jīn wèi fěi cuì gōu.
張氏金為翡翠鉤。
xiāng zhú yǒu huā fáng sù yàn, huà píng wú shuì dài qiān niú.
香燭有花妨宿燕,畫屏無睡待牽牛。
wàn jiā zhēn chǔ sān gāo shuǐ, yī xī héng táng shì jiù yóu.
萬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橫塘似舊游。
“張氏金為翡翠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