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恨轉難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恨轉難盡”全詩
雀聲花外暝,客思柳邊春。
別恨轉難盡,行行汀草新。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江岸即事》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江岸即事》描述了作者在江岸上的所見所感,描繪了清幽的江岸景色和孤寂的心境。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水容侵古岸,峰影度青蘋。
廟竹唯聞鳥,江帆不見人。
雀聲花外暝,客思柳邊春。
別恨轉難盡,行行汀草新。
整首詩營造了一種寂靜而凄美的意境。首兩句描述了水面侵蝕著古老的岸邊,山峰的影子在青蔥的蘋草中穿行。接著描寫了寺廟竹林中只聞到鳥兒的聲音,江上卻看不到人的身影。這種孤寂的景象與下文的雀聲、柳邊的春景和客人的思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黃昏時雀鳥的聲音從花叢外傳來,客人思念亦隨之而來,感嘆時光的飛逝。最后兩句則表達了別離的痛苦,無法真正解脫,只能不斷行走在春天到來的河灘草地上。
整首詩憑借著簡練的語言和凄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和對別離的痛苦的思考。通過與自然景色的對比,詩人抒發了自己對時光流逝、別離傷感的感嘆,展示了對人生的思考和體驗。
“別恨轉難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àn jí shì
江岸即事
shuǐ róng qīn gǔ àn, fēng yǐng dù qīng píng. miào zhú wéi wén niǎo, jiāng fān bú jiàn rén.
水容侵古岸,峰影度青蘋.廟竹唯聞鳥,江帆不見人。
què shēng huā wài míng, kè sī liǔ biān chūn.
雀聲花外暝,客思柳邊春。
bié hèn zhuǎn nán jǐn, xíng xíng tīng cǎo xīn.
別恨轉難盡,行行汀草新。
“別恨轉難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