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疏磬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堂疏磬斷”全詩
照竹燈和雪,看松月到衣。
草堂疏磬斷,江寺故人稀。
唯憶湘南雨,春風獨鳥歸。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題造微禪師院》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在造微禪師院題詩,聽完偈語后,夜晚里聞到花香,我靜靜地掩上雙扉。點燃竹燈,借著它的光亮,我能看到湍急的江水和潔白的雪花,還能看到月亮的光輝灑在我的衣裳上。住在這草堂,鐘聲稀疏,那故友在江寺也不多見。我僅僅懷念著湘南的雨,和那春風送孤鳥歸的情景。
詩意:這首詩以溫庭筠在造微禪師院的夜晚為背景,通過描繪他內心的想象和情感,表達了對故鄉和故人的懷念之情。作者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出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幽靜,以及他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賞析:該詩以溫庭筠在禪師院度過的夜晚為背景,通過描寫夜晚的香氣、竹燈的明亮以及江水和雪花的景色,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在這個草堂里,鐘聲稀疏,故友也難得一見,這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中,“夜香”和“照竹燈和雪”是詩人內心與外在景物呼應的描寫,而“故人稀”和“湘南雨”則給這幅畫面添上了思鄉的色彩。整首詩以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相結合,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向往故鄉的思念之情。
“草堂疏磬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ào wēi chán shī yuàn
題造微禪師院
yè xiāng wén jì hòu, cén jì yǎn shuāng fēi.
夜香聞偈后,岑寂掩雙扉。
zhào zhú dēng hé xuě, kàn sōng yuè dào yī.
照竹燈和雪,看松月到衣。
cǎo táng shū qìng duàn, jiāng sì gù rén xī.
草堂疏磬斷,江寺故人稀。
wéi yì xiāng nán yǔ, chūn fēng dú niǎo guī.
唯憶湘南雨,春風獨鳥歸。
“草堂疏磬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