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高秋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限高秋淚”全詩
一去跡常在,獨來心自知。
鷺眠茭葉折,魚靜蓼花垂。
無限高秋淚,扁舟極路岐。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東歸有懷》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歸有懷》
晴川通野陂,
此地昔傷離。
一去跡常在,
獨來心自知。
鷺眠茭葉折,
魚靜蓼花垂。
無限高秋淚,
扁舟極路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別和歸來的心情,描述了離別時的傷感和歸來時的感慨。詩人在心中體會到時間的悄然流逝,然而離去的痕跡卻永遠留存。現在他獨自來到這里,心中獨有的感慨只有他自己能夠明了。他看到白鷺在茭葉上安靜地休息,魚兒靜靜地垂淚般地在蓼花下停留。詩人的心情如同這秋天的晚霞一樣痛苦,他在扁舟上行駛在岔路口,感慨萬分。
賞析:
溫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他以婉約派的作品而聞名。《東歸有懷》是溫庭筠的代表作之一,展現出他對離別和歸來的獨特感慨。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準確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晴川是一個通向野陂的通道,詩人將此地與自己的離別聯系在一起,形成了詩中的主題。離別與歸來是人生常有的經歷,通過詩人的描繪,使讀者能夠共鳴。
詩人用簡潔的語句勾勒出離別時的傷感和歸來時的感慨,使讀者能夠深入體會詩人心中的情感。他用鷺眠、魚靜等自然景物來寓意自己的心情,增強了詩詞的形象和感染力。
最后兩句“無限高秋淚,扁舟極路岐。”揭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迷茫。高秋淚意味著詩人悲傷的心情,而扁舟極路岐則表現了詩人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困難和不確定感。
總的來說,《東歸有懷》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歸來的獨特感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內心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使讀者能夠在讀詩的過程中深入體會。”
“無限高秋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guī yǒu huái
東歸有懷
qíng chuān tōng yě bēi, cǐ dì xī shāng lí.
晴川通野陂,此地昔傷離。
yī qù jī cháng zài, dú lái xīn zì zhī.
一去跡常在,獨來心自知。
lù mián jiāo yè zhé, yú jìng liǎo huā chuí.
鷺眠茭葉折,魚靜蓼花垂。
wú xiàn gāo qiū lèi, piān zhōu jí lù qí.
無限高秋淚,扁舟極路岐。
“無限高秋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