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擾曉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鳥擾曉沼”全詩
小鳥擾曉沼,犁泥齊低畦。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雨中與李先生期垂釣先后相失,因作疊韻》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聲疊疊隔石覓,尋找先生垂釣的痕跡,
雨中西溪的美景迷失在雨霧中,
小鳥的啼叫打破了黎明的寧靜,
農夫們在田間犁泥肆意翻耕。
中文譯文:
雨聲疊疊隔石覓,尋找先生垂釣的痕跡,
雨中西溪的美景迷失在雨霧中,
小鳥的啼叫打破了黎明的寧靜,
農夫們在田間犁泥肆意翻耕。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在雨中與李先生相約垂釣,但因為雨聲和霧氣影響,互相錯過。詩人在描述中融入了大自然中的景色和聲音,給人一種寧靜而又美麗的感覺。通過詩人的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與自然的交互。
賞析:
溫庭筠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雨中的景色,并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他通過雨聲、霧氣、小鳥的啼叫和農夫的勞動來創造出一種生活的氣息。詩意雖然簡單,但卻富有情感,給人一種靜謐而又美好的感覺。整首詩寫景淡雅,意境空靈,給人以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的感覺。
“小鳥擾曉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yǔ lǐ xiān shēng qī chuí diào xiān hòu xiāng shī, yīn zuò dié yùn
雨中與李先生期垂釣先后相失,因作疊韻
gé shí mì jī jī, xī xī mí jī tí.
隔石覓屐跡,西溪迷雞啼。
xiǎo niǎo rǎo xiǎo zhǎo, lí ní qí dī qí.
小鳥擾曉沼,犁泥齊低畦。
“小鳥擾曉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