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誰肯惜青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后人誰肯惜青禽”全詩
才信傾城是真語,直教涂地始甘心。
兩重秦苑成千里,一炷胡香抵萬金。
曼倩死來無絕藝,后人誰肯惜青禽。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馬嵬佛寺》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馬嵬佛寺》是一首唐代溫庭筠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在戰亂頻繁的時代里,荒蕪的景象和人們的悲涼遭遇。
詩中描述了一片荒蕪的景象,荒雞夜晚的鳴叫和戰爭的塵煙彌漫。五鼓時分,皇帝的車隊穿越這片荒丘從馬嵬山上的佛寺前經過。然而,詩中表達了很多諷刺的意味。首先,對于傾城之美的贊美,溫庭筠表示懷疑,認為這只是虛構的言辭。然后,他談到了這樣的現實:只有面臨衰敗和毀滅時才會了解真實的快樂。接著,詩人表現出對于秦苑的不屑,認為一片混沌的景象和一點少數民族的香氣都不值得珍視。最后,詩人感嘆后人不會珍惜這白鷺鳥的青春。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荒雞夜唱戰塵深,
戰爭的塵埃,使這片土地變得荒涼滄桑。
五鼓雕輿過上林。
在這片荒丘上,皇帝的車隊輿車穿越。
才信傾城是真語,
對于傾城之美,我表示懷疑,
直教涂地始甘心。
只有面臨毀滅時才會明白真正的快樂。
兩重秦苑成千里,
沒有多少人關心這廢墟般的景象,
一炷胡香抵萬金。
少數民族的香氣再珍貴,也不值得一提。
曼倩死來無絕藝,
白鷺鳥的青春已經逝去,
后人誰肯惜青禽。
但后人會珍惜這白鷺鳥的青春嗎?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荒涼的景象和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痛,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的懷疑和不滿。他認為美麗是虛構的,只有當面臨毀滅時才會明白真正的價值。他對于秦苑的漠視和對少數民族香氣的輕蔑,進一步凸顯了他對于現實境況的失望和對人們缺乏珍視的認識。最后,詩人通過表達白鷺鳥的命運,提醒后人珍惜當下,不要像他們一樣對美好的事物視而不見。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時代的迷茫和對于人性的思考,展示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憂國憂民的風采。
“后人誰肯惜青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wéi fó sì
馬嵬佛寺
huāng jī yè chàng zhàn chén shēn, wǔ gǔ diāo yú guò shàng lín.
荒雞夜唱戰塵深,五鼓雕輿過上林。
cái xìn qīng chéng shì zhēn yǔ,
才信傾城是真語,
zhí jiào tú dì shǐ gān xīn.
直教涂地始甘心。
liǎng chóng qín yuàn chéng qiān lǐ, yī zhù hú xiāng dǐ wàn jīn.
兩重秦苑成千里,一炷胡香抵萬金。
màn qiàn sǐ lái wú jué yì, hòu rén shuí kěn xī qīng qín.
曼倩死來無絕藝,后人誰肯惜青禽。
“后人誰肯惜青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