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惆悵見梧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鏡中惆悵見梧桐”全詩
曉夢未離金夾膝,早寒先到石屏風。
遺簪可惜三秋白,蠟燭猶殘一寸紅。
應卷鰕簾看皓齒,鏡中惆悵見梧桐。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晚坐寄友人》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坐寄友人
九枝燈在瑣窗空,
希逸無聊恨不同。
曉夢未離金夾膝,
早寒先到石屏風。
遺簪可惜三秋白,
蠟燭猶殘一寸紅。
應卷鰕簾看皓齒,
鏡中惆悵見梧桐。
詩詞中文譯文:
晚上我坐在寂寞的窗前,
九支燈照亮了空空的房間,
我渴望逃離塵世的紛擾,
無聊的心情讓我感到別樣的憤怒。
黎明的夢還未離開,
我將黃金夾在膝間,
冬天的寒冷已提前降臨,
寒風穿過石漆的屏風。
美麗的發簪已白了頭發,
還未燃盡的蠟燭只剩下一寸紅光。
我應該卷起帷簾,欣賞他人的美麗,
然而鏡中的自己只看到了惆悵,
我悲傷地看著自己的皓齒,
在鏡子中,我看到了不久的衰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城市生活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于塵世紛擾的厭倦之情。詩人渴望尋找心靈的寧靜和自由,但卻被無聊和憤怒所困擾。通過對比冬寒和鏡中的自己,詩人表達了時光流逝、容顏漸老的感慨和惆悵之情。整首詩以寥寥數語表達了詩人心靈的苦悶和對于生活的不滿,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鏡中惆悵見梧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zuò jì yǒu rén
晚坐寄友人
jiǔ zhī dēng zài suǒ chuāng kōng, xī yì wú liáo hèn bù tóng.
九枝燈在瑣窗空,希逸無聊恨不同。
xiǎo mèng wèi lí jīn jiā xī,
曉夢未離金夾膝,
zǎo hán xiān dào shí píng fēng.
早寒先到石屏風。
yí zān kě xī sān qiū bái, là zhú yóu cán yī cùn hóng.
遺簪可惜三秋白,蠟燭猶殘一寸紅。
yīng juǎn xiā lián kàn hào chǐ, jìng zhōng chóu chàng jiàn wú tóng.
應卷鰕簾看皓齒,鏡中惆悵見梧桐。
“鏡中惆悵見梧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