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應春惜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應春惜別”全詩
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
晻曖迷青瑣,氤氳向畫圖。
只應春惜別,留與博山爐。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苦楝花》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楝花
院里鶯歌歇,墻頭蝶舞孤。
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
晻曖迷青瑣,氤氳向畫圖。
只應春惜別,留與博山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苦楝花
院中的黃鶯停止了歌唱,墻頭上的蝴蝶獨自舞動。
天香彌漫在羽毛做的枕席上,紫色的宮燈映照在流蘇上。
昏暗的光芒迷失在青色的花飾里,朦朧浮現在畫像上。
只有春天才悲傷離別,所以留給博山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里苦楝花的美麗和春意盎然的景象。詩人溫庭筠用生動而形象的語言,將花鳥的形態與色彩與春日的氛圍相結合,使整首詩更加生動有趣。
第一句“院里鶯歌歇,墻頭蝶舞孤”描繪了院子里鶯鳥唱歌停止了,而墻頭上的蝴蝶獨自在舞動。
第二句“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描繪了天香彌漫在羽毛做的枕席上,燈光映照在流蘇上,給人一種豪華的宮廷畫面。
第三句“晻曖迷青瑣,氤氳向畫圖”表達了昏暗的光芒迷失在花飾里,朦朧浮現在畫像上,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最后一句“只應春惜別,留與博山爐”表達了只有春天才悲傷離別,所以將春天留給博山爐,給人一種留存美好的意境。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苦楝花和春天的景象,表達了對美好的留戀和珍惜。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色彩和細膩的描寫手法,帶給讀者一種美麗、寧靜的感覺。
“只應春惜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liàn huā
苦楝花
yuàn lǐ yīng gē xiē, qiáng tóu dié wǔ gū.
院里鶯歌歇,墻頭蝶舞孤。
tiān xiāng xūn yǔ bǎo, gōng zǐ yūn liú sū.
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
àn ài mí qīng suǒ, yīn yūn xiàng huà tú.
晻曖迷青瑣,氤氳向畫圖。
zhǐ yīng chūn xī bié, liú yǔ bó shān lú.
只應春惜別,留與博山爐。
“只應春惜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