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入公子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入公子腹”全詩
一粒未充腸,卻入公子腹。
且吊城上骨,幾曾害爾族。
不聞莊辛語,今日寒蕪綠。
分類:
作者簡介(劉駕)
劉駕,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與曹鄴友善,俱工古風。鄴先及第,不忍先歸,待于長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歸越中。時國家承平,獻樂府十章,帝甚悅。累歷達官,終國子博士。其詩敢于抨擊統治階級的腐化昏庸,能夠反映民間疾苦。辛文房稱其“詩多比興含蓄,體無定規,興盡即止,為時所宗。”(《唐才子傳》卷七)其詩較有社會內容,如《反賈客樂》反映農民疾苦,《有感》抨擊邊將腐化,《棄婦》表現對被遺棄婦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較好的作品。《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詩集一卷,《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事跡見其《唐樂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傳》卷七。《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
《空城雀》劉駕 翻譯、賞析和詩意
《空城雀》是唐代詩人劉駕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饑餓的麻雀在空城中苦苦艱難地覓食的景象。
饑啄空城土,
The hungry sparrows peck at the empty city soil,
莫近太倉粟。
Do not come near the granary in Taicang.
一粒未充腸,
One grain is not enough to fill their stomachs,
卻入公子腹。
But it is consumed by the young master.
且吊城上骨,
Moreover, they mourn the bones on the city walls,
幾曾害爾族。
How could they harm your family?
不聞莊辛語,
They cannot hear the words of compassion,
今日寒蕪綠。
Today, the fields are desolate and green.
這首詩通過描寫饑餓的麻雀在空城中苦苦覓食,表達了作者對戰亂時期的哀嘆和對民眾苦難的關注。充滿了悲憤之情。麻雀是小而脆弱的生物,在城市荒蕪、人心渙散的環境中,它們無法尋找到足夠的糧食來充實肚子,而那些糧食卻被貴族公子占據。這種對比凸顯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距和社會不公平的現實。詩的最后,作者談到了城上遺骨,表達了對逝去的人們的懷念與緬懷。詩中的城市缺乏溫情,而且在后面提到的“寒蕪綠”也增添了一種冷寂的氛圍。
總之,《空城雀》是一首以麻雀探食和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距為主題的詩,揭示了戰亂時期人心渙散、社會不公的現實,以及對這一現象的關切和思考。
“卻入公子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ōng chéng què
空城雀
jī zhuó kōng chéng tǔ, mò jìn tài cāng sù.
饑啄空城土,莫近太倉粟。
yī lì wèi chōng cháng, què rù gōng zǐ fù.
一粒未充腸,卻入公子腹。
qiě diào chéng shàng gǔ, jǐ céng hài ěr zú.
且吊城上骨,幾曾害爾族。
bù wén zhuāng xīn yǔ, jīn rì hán wú lǜ.
不聞莊辛語,今日寒蕪綠。
“卻入公子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