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疏楊柳隔沙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疏楊柳隔沙洲”全詩
蟬吟高樹雨初霽,人憶故鄉山正秋。
浩渺蒹葭連夕照,蕭疏楊柳隔沙洲。
空將方寸荷知己,身寄煙蘿恩未酬。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秋日山齋書懷》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山齋書懷》是唐代詩人劉滄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清靜的山齋生活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啟戶清風枕簟幽,蟲絲吹落掛簾鉤。
蟬吟高樹雨初霽,人憶故鄉山正秋。
浩渺蒹葭連夕照,蕭疏楊柳隔沙洲。
空將方寸荷知己,身寄煙蘿恩未酬。
中文譯文:
開啟房門,清風吹拂著床上的幽靜;
昆蟲絲線隨風飄散,纏繞在簾鉤上。
蟬鳴聲在高樹上回蕩,雨初霽,我思念著故鄉的秋天。
茂盛的蒹葭在遠處連綿,夕陽照耀著;
稀疏的楊柳隔斷了岸邊的沙洲。
我只能抱著方寸之地中的荷花,寄托著對知己的思念;
身處在煙蘿之地,感受著還未得到回報的恩情。
詩意和賞析:
《秋日山齋書懷》通過描寫山齋中的寧靜與對故鄉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對遠方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自然景觀與詩人的情感融為一體,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內心的柔情。
詩人通過啟戶清風、蟲絲吹落、蟬吟高樹等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齋中,感受到清新宜人的環境氛圍。同時,詩人對故鄉的懷念也通過蒹葭的浩渺、楊柳的蕭疏等景物描寫表現出來,給人一種溫暖而寂寥的感覺。
詩的最后兩句“空將方寸荷知己,身寄煙蘿恩未酬”更是表達了詩人對于知己的思念和恩情的未得回報。這種純潔而深沉的情感,使整首詩更具有感染力和思索意味。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清新寧靜的環境和對故鄉思念的情感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抒發,展現了詩人的獨特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蕭疏楊柳隔沙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shān zhāi shū huái
秋日山齋書懷
qǐ hù qīng fēng zhěn diàn yōu, chóng sī chuī luò guà lián gōu.
啟戶清風枕簟幽,蟲絲吹落掛簾鉤。
chán yín gāo shù yǔ chū jì,
蟬吟高樹雨初霽,
rén yì gù xiāng shān zhèng qiū.
人憶故鄉山正秋。
hào miǎo jiān jiā lián xī zhào, xiāo shū yáng liǔ gé shā zhōu.
浩渺蒹葭連夕照,蕭疏楊柳隔沙洲。
kōng jiāng fāng cùn hé zhī jǐ, shēn jì yān luó ēn wèi chóu.
空將方寸荷知己,身寄煙蘿恩未酬。
“蕭疏楊柳隔沙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