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晴分平楚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落晴分平楚外”全詩
潮聲歸海鳥初下,草色連江人自迷。
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
此來一見垂綸者,卻憶舊居明月溪。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浙江晚渡懷古》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浙江晚渡懷古
蟬噪秋風滿古堤,
荻花寒渡思萋萋。
潮聲歸海鳥初下,
草色連江人自迷。
碧落晴分平楚外,
青山晚出穆陵西。
此來一見垂綸者,
卻憶舊居明月溪。
譯文:
蟬噪聲響,秋風吹過古老的堤岸,
寒渡時,荻花蕭瑟,思念情緒沉重。
潮汐回歸,海鳥初次下落,
草色濃郁,江邊人們感到困惑。
青山在晚霞之中展現,形成平原與楚國的界限,
華麗的青山在傍晚時分顯露在穆陵的西面。
這一次來到這里的垂釣者,
卻回憶起了過去住所的明月湖泊。
詩意和賞析:
該詩由唐代詩人劉滄創作,通過描繪浙江夜晚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情。詩歌以秋季夜晚的景色為背景,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化。蟬鳴、秋風、荻花、潮聲、草色、碧落、青山,這些自然景物交織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畫面。同時,詩人通過挖掘故土的記憶,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故鄉的思鄉之情。整首詩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刻畫出了浙江晚上的壯麗景色和作者心中的情感世界,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碧落晴分平楚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jiāng wǎn dù huái gǔ
浙江晚渡懷古
chán zào qiū fēng mǎn gǔ dī, dí huā hán dù sī qī qī.
蟬噪秋風滿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
cháo shēng guī hǎi niǎo chū xià,
潮聲歸海鳥初下,
cǎo sè lián jiāng rén zì mí.
草色連江人自迷。
bì luò qíng fēn píng chǔ wài, qīng shān wǎn chū mù líng xī.
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
cǐ lái yī jiàn chuí lún zhě, què yì jiù jū míng yuè xī.
此來一見垂綸者,卻憶舊居明月溪。
“碧落晴分平楚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