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經年鄉國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書信經年鄉國遠”全詩
書信經年鄉國遠,弟兄無力海田荒。
天高霜月砧聲苦,風滿寒林木葉黃。
終日路岐歸未得,秋來空羨雁成行。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懷汶陽兄弟》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回望云嶺思綿綿,有幾處關河隔汶陽。書信時隔鄉國遠,兄弟無力耕海田。天高霜月砧聲苦,風滿寒林樹葉黃。整日行路迷未歸,秋天來了空羨雁隊成行。
詩意:
這首詩是劉滄懷念遠方的兄弟而寫的。詩人回頭看著云嶺,心中思緒無盡。有幾個關口和河流阻隔了汶陽,和兄弟的距離變得遙遠。書信往來已經經過了多年,家鄉和國家之間的距離變得遙遠,自己和兄弟們都沒有力氣耕種海田了。天很高,霜月的聲音非常痛苦,風吹滿了寒冷的林子,樹葉變黃了。整日漂泊在路上,卻沒有找到回家的路。秋天到來了,空空地羨慕雁隊成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兄弟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描繪了自然界的寒冷景象,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詩中運用了描寫景色的手法,通過描繪云嶺、關河、霜月、林木等自然景物,營造了一種凄涼、孤寂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哀愁和無奈。整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將詩人對家鄉和兄弟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強烈的感情共鳴。
“書信經年鄉國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wèn yáng xiōng dì
懷汶陽兄弟
huí kàn yún lǐng sī máng máng, jǐ chù guān hé gé wèn yáng.
回看云嶺思茫茫,幾處關河隔汶陽。
shū xìn jīng nián xiāng guó yuǎn,
書信經年鄉國遠,
dì xiōng wú lì hǎi tián huāng.
弟兄無力海田荒。
tiān gāo shuāng yuè zhēn shēng kǔ, fēng mǎn hán lín mù yè huáng.
天高霜月砧聲苦,風滿寒林木葉黃。
zhōng rì lù qí guī wèi dé, qiū lái kōng xiàn yàn chéng háng.
終日路岐歸未得,秋來空羨雁成行。
“書信經年鄉國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