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陵陽晚樹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過陵陽晚樹寒”全詩
一自仙娥歸碧落,幾年春雨洗紅蘭。
帆飛震澤秋江遠,雨過陵陽晚樹寒。
山頂白云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經麻姑山》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麻姑山》
麻姑此地煉神丹,
寂寞煙霞古灶殘。
一自仙娥歸碧落,
幾年春雨洗紅蘭。
帆飛震澤秋江遠,
雨過陵陽晚樹寒。
山頂白云千萬片,
時聞鸞鶴下仙壇。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經過麻姑山
在麻姑山這里,她制作神丹,
寂寞的煙霧籠罩古代的灶臺。
自從仙子離開回到碧落,
數年的春雨為紅蘭花洗滌。
風帆飛翔,在遙遠的秋江震蕩波濤,
雨過后,陵陽的晚樹依然寒冷。
山頂上有千萬片白云,
有時還可以聽到仙鶴鸞鳳下仙壇。
詩意和賞析:
《經麻姑山》是唐代詩人劉滄的作品,詩人以美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詠史抒懷,表達了作者對仙人、神丹的向往和思念。全詩創作背景設定在麻姑山,意境清幽,給人一種寧靜、神秘的感覺。
詩中描繪了麻姑山的景色,通過“煙霞古灶殘”一句,將仙山的神奇與古樸的灶臺相結合,既描繪了山的寧靜,又表現了仙山的神秘。
詩人敘述了仙子離開后的麻姑山的寂寞與凄涼。仙子離去后,山間清涼的春雨洗滌紅蘭花,意味著山上的景色越發美麗。詩人以幾年的春雨洗滌紅蘭花的景象,表達了對仙子的思念之情。
后半部分的詩句描繪了麻姑山的壯麗景色。帆飛震澤秋江遠,雨過陵陽晚樹寒。這里是寫江河的壯美景色,也是表現了仙山的威嚴和清幽。
最后兩句“山頂白云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描繪了仙山上層層疊疊的白云和鸞鳳飛來的場景,是對仙山風物的完美描繪。
整首詩抒發了劉滄對仙山、神仙的追求和向往,通過對山景的描寫,表達了對神仙、神奇事物的向往之情,給人以遙遠、神秘、唯美的感覺,展示了作者優美的詩才和藝術表現力。
“雨過陵陽晚樹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má gū shān
經麻姑山
má gū cǐ dì liàn shén dān, jì mò yān xiá gǔ zào cán.
麻姑此地煉神丹,寂寞煙霞古灶殘。
yī zì xiān é guī bì luò,
一自仙娥歸碧落,
jǐ nián chūn yǔ xǐ hóng lán.
幾年春雨洗紅蘭。
fān fēi zhèn zé qiū jiāng yuǎn, yǔ guò líng yáng wǎn shù hán.
帆飛震澤秋江遠,雨過陵陽晚樹寒。
shān dǐng bái yún qiān wàn piàn, shí wén luán hè xià xiān tán.
山頂白云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
“雨過陵陽晚樹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