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一巢懸木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望一巢懸木末”全詩
天開宿霧海生日,水泛落花山有風。
回望一巢懸木末,獨尋危石坐巖中。
看書飲酒馀無事,自樂樵漁狎釣翁。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贈天臺隱者》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天臺隱者
靜者多依猿鳥叢,
衡門野色四郊通。
天開宿霧海生日,
水泛落花山有風。
回望一巢懸木末,
獨尋危石坐巖中。
看書飲酒馀無事,
自樂樵漁狎釣翁。
詩詞的中文譯文:
向隱居在天臺山的隱者贈言
安靜的人倚靠在猿鳥的叢林間,
衡門外的野景四野通。
天空晴朗,晨霧漸退,海面上升起紅日,
水面泛起浮萍,山間吹來微風。
回望向后,一座巢懸掛在樹的末梢,
獨自尋找危險的石頭坐在峭壁之上。
讀書、飲酒,閑暇之余無所事事,
自己快樂地做著放牧、漁撈和與釣魚者熙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滄寫給居住在天臺山的隱者的致意。詩人描述了隱者所居住的環境,也表達了隱者在此過著閑適自在的生活,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詩人以猿鳥叢林作為開頭,描繪了隱者居住的地方的寧靜和與自然的親密。衡門野色四郊通意味著隱者所在的地方四周的景色是廣袤遼闊的,沒有墻垣的隔絕,與大自然相通。
接著,詩人描述了天空清澈,晨霧退盡,海面上升起紅日的景象,以及水面上浮萍漂浮、山間微風吹拂的情景。這些描繪,更加突出了自然環境的美麗和恬靜。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望時看到的是一座巢懸掛在樹的末梢,以及獨自尋找危險的石頭而坐在峭壁上的隱者。這些描寫表達了隱者生活的艱苦和對于自然環境的挑戰,也顯現了隱者與自然的和諧。
最后兩句“看書飲酒馀無事,自樂樵漁狎釣翁”簡潔明快地表達了隱者在閑暇之余的生活情趣,也展現了隱者在大自然中的自在和愉悅。
整首詩通過對隱者所居住環境的描繪,以及隱者自我的描寫,表達了隱者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在這種和諧中所獲得的安寧與快樂。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對隱士生活的向往和贊賞。
“回望一巢懸木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tiān tāi yǐn zhě
贈天臺隱者
jìng zhě duō yī yuán niǎo cóng, héng mén yě sè sì jiāo tōng.
靜者多依猿鳥叢,衡門野色四郊通。
tiān kāi sù wù hǎi shēng rì,
天開宿霧海生日,
shuǐ fàn luò huā shān yǒu fēng.
水泛落花山有風。
huí wàng yī cháo xuán mù mò, dú xún wēi shí zuò yán zhōng.
回望一巢懸木末,獨尋危石坐巖中。
kàn shū yǐn jiǔ yú wú shì, zì lè qiáo yú xiá diào wēng.
看書飲酒馀無事,自樂樵漁狎釣翁。
“回望一巢懸木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